今报记者陈小燕
刚刚过去的3月3日是第16次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安全用耳,保护听力”。在日常生活中,闲着无聊拿棉签掏掏耳朵,戴着耳机听一个晚上的音乐,平躺着给宝宝喂奶……这些生活小动作,你是否也做过?可是,你知道吗,正是这些平常不过的小动作、小细节,无意间伤害着你的耳朵。而除了这些,还有哪些生活小细节,有可能对耳朵造成伤害?记者采访了柳州市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覃冠锻。
挖耳:易损伤外耳道
不少人喜欢掏耳朵,觉得舒服,还有的家长看见小孩的耳朵里有耵聍(也就是耳屎),就习惯性地帮孩子掏一掏,耵聍没了,看起来卫生,但是,这些举动却会一不小心就可能伤了耳朵。
覃冠锻解释说,用耳勺、棉签等挖耳朵均不可取,因为人的外耳道的皮肤非常娇嫩,和软骨膜连接很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用力不当就会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发炎、溃烂,甚至影响张嘴和吃东西。有的人耳朵痒了,还随便用发卡、火柴棍儿等很深地掏耳朵,这样掏很容易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甚至导致中耳炎。
“喜欢挖耳屎的市民要注意了,”他说,“耳屎其实可以起到抑菌作用,挖耳屎容易导致耳朵内环境改变,发生真菌感染,而且挖耳屎时也容易把外面的细菌及真菌带进耳朵里去,引起耳道炎。”耳屎是耳道皮肤正常分泌物结合皮屑等形成的。一般少量的屑状耵聍,会随运动时的震动和下颌运动自行排出,大块硬结的耵聍,建议请耳科医生用专门工具取出,千万别自己掏。
噪音:渐进式损伤
到夜总会蹦迪、在KTV尽情呐喊、在嘈杂的游艺厅打游戏……不少年轻人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甚至把这当成是一种享受,殊不知,这些喜好,会对耳朵形成渐进性的损伤。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出警告,由于年轻人喜欢戴耳机听音乐,或者去酒吧夜总会,致使全球11亿年轻人将面对听力受损的危险。
世卫组织说,将近一半青少年用耳机听音乐时,音量过高;还有4成青少年在夜总会、酒吧和体育场所听到的音乐,音量也过高。由于夜总会的音乐通常是100分贝,这种高音只能听15分钟,超过15分钟就对听力造成伤害。
覃冠锻说,人的听觉所能承受的极限是90分贝,超过这个限度,脆弱而敏感的耳蜗也会受到损伤。然而,歌厅、迪厅和游艺厅的声音强度却超过了人所能承受的极限。尽管不少年轻人很享受这种“震撼”,但大部分人离开这样的环境,会明显地感到眩晕和头痛,这就是噪音污染引起耳朵受损的表现。很多人觉得自己年轻体格好,不会出现听力下降的毛病,就算偶尔有点耳鸣、耳闷也无所谓。但是,噪音对听力是缓慢的、进行性的损伤,而且很难治,它会由偶尔耳鸣变成高调、频繁耳鸣,引起听觉衰弱、耳疲劳,甚至出现失聪。
他建议,年轻人到上述娱乐场所活动时,最好远离音箱的位置,同时不要待太长时间,间隔20—30分钟便离开嘈杂的环境,缓解耳朵的压力。喜欢戴耳机听音乐的人,最好每听一小时休息一会儿,耳机音量调至刚刚听清楚即可,同时耳机别只戴一支听,佩戴头戴式耳机比耳塞式耳机伤害小一些。
中耳炎:诱发听力下降
覃冠锻还提醒,因中耳炎引起的耳聋不可忽视。“小孩患中耳炎的情况较多。”他说。一种情况是小孩抵抗力较弱,容易患感冒、鼻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引起咽鼓管堵塞,导致中耳炎。另一种情况是喂奶姿势不正确引起的中耳炎。他曾接诊过不少宝宝中耳炎病例,发现不少年轻妈妈给宝宝喂奶时是平睡着喂,这样的姿势使得奶水容易倒灌至中耳,引起中耳炎。所以,年轻妈妈在给宝宝喂奶时尽量斜抱着。
气压损伤性中耳炎也是需要注意的,这容易在坐飞机、潜水等情况下出现。乘坐飞机的过程中,飞机在起飞时大气压力迅速降低,会让耳朵出现堵塞样感觉,少数人还可能会产生短暂的听力障碍及耳痛。这是因为飞机在上升或下降时,由于大气压的改变使中耳鼓室腔内气压异常,人体即会出现耳道堵塞、耳鸣、耳胀、听力下降等症状。
覃冠锻建议,可以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嚼口香糖,随着咀嚼和吞咽动作,耳咽管会随时开合,空气就可自由地出入中耳腔,使得中耳内压和外界大气压力保持正常平衡状态,耳部不适感就会减轻或消失。正在感冒、有上呼吸道感染或鼻炎鼻窦炎致严重鼻塞的人,最好不要乘飞机,以免引发中耳炎。如果一定要坐飞机,可以提前用一些鼻炎药。
吸烟酗酒:导致听力不敏感
都知道吸烟酗酒对身体不好,伤肺伤肝,可是,它们带来的伤害,还不仅仅如此,吸烟和酗酒还会造成听力下降。
覃冠锻介绍,吸烟可造成全身性的动脉硬化,尤其是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使小血管痉挛、血液黏度增加,供应内耳的微动脉发生硬化,造成内耳供血不足,严重影响听力,甚至会直接造成耳聋。所以,吸烟的人会比不吸烟的人较早地丧失听力,并且更容易患耳部感染或在大的噪音影响下听力下降。所以,要想保护听力,就请戒烟吧。如果不能,那么就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吸烟量。
酗酒、饮酒过度、酒精中毒,同样会导致听力下降。覃冠锻介绍,酒精进入人体后,经过血液进入全身,人的组织器官会受到酒精的毒害,会出现全身的微循环障碍,包括内耳耳蜗的微循环。
临床上一些突发性耳聋及耳性眩晕的患者,常发生在醉酒后数小时或数日之内,说明其与饮酒有关系。过量饮酒后,可以使血压升高,小血管痉挛,甚至栓塞或血管破裂。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内耳,必然就会影响听力。
他建议,饮酒要有节制,小酌怡情,酗酒有害健康。千万不可忽视酒后耳鸣、眩晕、暂时性耳聋等听力减退的症状,长期下去可能会导致重度耳聋,完全丧失听力。应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在耳鼻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做好预防和治疗。
最后,覃冠锻还提醒,平时运动少、吃肉多、血脂高的市民也要注意,因为这些情况都会造成内耳血液循环不足,对听力有极强的杀伤力。应当生活规律、加强锻炼、调整饮食结构,从点滴做起,爱护自己的耳朵。
新闻推荐
图为黄丽华夫妇。今报记者胡来彦 摄今报记者胡来彦 通讯员覃俊华一名女子以孱弱之躯,尽心服侍,硬是让几乎成为植物人的丈夫恢复到能独...
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