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二病区主任蒋忠胜(右一)和医生们在讨论病人的病情。受访者供图
今报记者韦黎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美国医生特鲁多的这句墓志铭,激励了很多医护人员。
柳州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二病区,是广西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该病区在蒋忠胜博士的带领下,一直用专业技术和用心关爱,服务着每一位病人:“我们始终坚持理解、同情、不歧视、不评判的原则,耐心倾听每个病人的讲述,鼓励他们正确面对疾病。”
1
抵抗禽流感
他们功不可没
2017年7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二病区成立,病区共有A区和T区两个病区,现有临床医师17人。
2017年,柳州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二病区被评为柳州市卫生计生系统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先进集体,荣获柳州市总工会“工人先锋号”称号。成立仅两年,感染科二病区就被医院评为2018-2019年度先进集体。
柳州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是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承担着柳州市所有定点医院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的管理,同时承担对五县和市区艾滋病定点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的督导检查和培训工作。
作为柳州市治疗SARS、甲流和禽流感的定点医院,柳州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二病区长期承担应对柳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职责。
2017年H7N9禽流感流行期间,该院成功救治3例危重症H7N9禽流感病人,做到了病人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感染性疾病科二病区在前期的诊断、协助重症ICU的救治和后期的康复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功不可没。
2
医术精湛挽救垂危病人
感染性疾病科二病区开设有结核病、其他感染性疾病门诊和关爱门诊,科室开展的感染性疾病支气管镜检查及镜下治疗、CRRT(连续肾脏替代)和人工肝血浆置换等技术项目,在广西区内均处于领先地位。
把从外院转来的垂危病人从“鬼门关”拉回来,这对感染性疾病科二病区的医护人员来说,已习以为常。
今年4月,一服用抗结核药物出现急性肝衰竭的病人,转到该院时已是奄奄一息。感染性疾病科二病区的医生紧急进行讨论、评估,制定了包括人工肝血浆置换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由于方案正确,病人病情奇迹般地好转,数周后顺利康复出院。病人的康复是科室医疗水平的最好印证。
据感染性疾病科二病区主任蒋忠胜博士介绍,他们最近收治了一名20岁的男子,该病人艾滋病合并消化道出血、急性肾功能不全,病情非常严重。医生为其做了急诊肠镜和镜下止血,连续进行CRRT治疗4天,并配合输血、抗感染等支持治疗。“病人目前病情稳定,出血已经停止,肾功能好转,感染也得到了控制。”看到一度垂危的病人重获新生,蒋忠胜和同事倍感欣慰。
3
用心关爱
帮助鼓励病患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一直在激励着感染性疾病科二病区的医护人员。
蒋忠胜博士说,被确诊染上艾滋病时,几乎所有的病人都会陷入慌乱与绝望,个别病人甚至有自杀倾向。但科室的医护人员始终坚持理解、同情、不歧视、不评判的原则,耐心倾听每位病人的讲述,鼓励他们正确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医护人员的帮助,多数病人都能敞开心扉配合治疗,他们的人生再次照进温暖的阳光。
该院在治的艾滋病病人中,有一名7岁的男孩。男孩的妈妈因为艾滋病去世了,爸爸忙于打工,男孩只能自己到医院拿药。得知男孩的家境后,医护人员不仅在治疗上给男孩帮助和鼓励,同时在生活上照顾他,邀请他参加艾滋病同伴活动,让他积极地面对生活。如今,男孩和医护人员如家人一般。
亲自带病人完成相关就诊流程;制作并发放门诊联系卡,病人从此有了归属感;建立微信群,病人及家属可获得实时随访指导;对不同治疗阶段的病人,制定更细节化、人性化的电话随访内容,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保障治疗效果。这是感染性疾病科二病区的日常工作写照。
日前,一位病人家属在办理完出院手续后走进了医生办公室,激动地向医护人员深深地鞠了一个躬。类似一幕在人医感染性疾病科二病区时有发生,这是病人家属最朴实的感谢。这个鞠躬的背后,既是对医护人员工作的肯定,更是病人和医者性命相托的开始。
新闻推荐
因柳石路响水河桥检测工程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定于2019年12月26日晚23时至27日凌晨...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