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柳州 今日柳江 今日柳城 今日鹿寨 今日融安 今日融水 今日三江
地方网 > 广西 > 柳州市 > 今日柳州 > 正文

文化传承结硕果 产教融合育工匠

来源:柳州日报 2019-12-28 12:55   https://www.yybnet.net/

市二职校师生创作的“苗翎嫁娘”系列服饰在新西兰国际文化时装周上大放异彩。市二职校学生在进行叉车整车装配实训。

推进职业教育转型升级助力柳州高质量发展的市二职校:

这是意料之中的惊喜:2019年岁末,市二职校喜获广西职业教育教学研究领域最高奖项,教学成果《“侗寨·五娘”非遗“123+N”现代传承育人模式实践与创新》获自治区教学成果特等奖,列第一名。

这是实至名归的荣誉:从出资创办红瑶女童班,到把非遗技艺引入校园,再到将中国非物质文化推向世界,市二职校经过了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近年来,市二职校践行“厚德精技 求真尚美”的办学理念,聚焦“服务区域经济 成就师生梦想”的办学目标,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谱写了更为精彩的职业教育奋进篇章。

1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市二职校历来重视民族文化传承,在调研中发现一些侗族非遗技艺濒临失传,为了挽救宝贵的民族文化技艺,学校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对“侗族大歌、侗族打油茶、侗族农民画、侗族百家宴”进行体系化设计,将这些非遗技艺引入校园、引入课堂。

“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只印在书本上、躺在书斋里,只有走进人心、走向社会,才能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市二职校校长龙陵英说,学校经过历时8年的研究与实践,通过专业群联动,将“侗绣、侗歌、侗茶、侗画、侗宴”五项非遗技艺相融互促,打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侗寨·五娘”民族文化品牌,从师资建设、课程建设、艺术创作、校园文化建设等领域,全方位推动“侗寨·五娘”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的“123+N”现代传承育人模式。

“1”即以“侗寨·五娘”(侗绣、侗歌、侗茶、侗画、侗宴)文化为核心,“2”即搭建校内研学平台和校外产商平台,“3”即形成“非遗传承人+校内教师+专业学生”三级传承人队伍。“N”即将“侗寨·五娘”文化与学校N个专业(专业群)人才培养相结合,古老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据统计,2012年以来,学校培养侗族学生3000余人,培养绣娘六代,歌娘、茶娘、画娘、厨娘各三代,代代相传,改变了侗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婚育观。

“侗寨·五娘”文化还在国际上大放异彩:2018年,“侗寨·五娘”侗族服饰系列受邀赴新西兰、澳大利亚展演,获得“最具文化品牌奖”“最佳设计师奖”;2019年,“苗翎嫁娘”系列服饰在新西兰国际文化时装周获“最佳民族服饰创新设计奖”“最具民族魅力品牌奖”,侗族服饰、侗族打油茶技艺赴法国、意大利等国进行展演。

2

产教融合 现代青年工匠初长成

深化产教融合,适应发展新常态,市二职校积极推进职业教育转型升级,在办学规模、队伍建设、教学质量以及综合实力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

——专业建设对接产业紧贴行业。学校明确5个系部和20个专业的产业服务方向,制定动态专业调整机制,重点建设了面向本地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物流服务与管理、服装设计与工艺、旅游服务与管理、休闲体育等品牌专业,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交通运输、商贸服务、艺术设计和文化旅游5个产业-专业群。

——“双师型”队伍建设走在前列。学校拥有“双师型”教师156人,占专任教师总人数55%以上,创建了韦清花侗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大师工作室、张礼全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陈美娟民族服饰工作室等五个大师工作室,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等四大专业的15名青年教师被遴选为市级行业领军人物、市级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

——校企合作共建高水平职校。学校共有合作企业45家,与柳州柳工叉车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厦门牡丹国际大酒店等企业联合制定学生培养方案,成立6个企业订单班。去年,学校获批为自治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成为试点专业。

据统计,2019年,市二职校老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教学竞赛,共获国家级奖项8项、自治区级奖项10项、市级奖项36项;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获国家级奖项5项、自治区级奖项66项、市级奖项35项。

3

服务地方 助力柳州高质量发展

上月,市二职校与柳铁职院合作成立柳州市轨道交通联合学院,联合学院将共享中高职优势资源,为轨道交通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高技能人才。

这,是市二职校深化中高职有机衔接,为地方培养高技能人才,助力柳州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9年,学校与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高职院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联合开设“2+3”升学模式,1017名毕业生顺利升学考取高校,同比增长83.6%;1496名毕业生成功就业,就业率高达95.04%。

“从2014年以来,学校共培养了9303名中职毕业生,近90%留在柳州工作。他们分布在各行各业,为柳州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市二职校党总支书记卿助建说。

在抓好学校内涵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同时,市二职校不忘反哺社会、服务柳州发展。一方面,利用学校专业优势和师资力量,为进城务工人员、企业在职人员、返乡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今年共开展短期技术技能培训约15000人次。

另一方面,学校积极投身脱贫攻坚,送技能培训到村民“家门口”,今年共培训考核叉车司机193人,其中贫困户106人,占培训总人数55%;名师陈美娟带领民族服饰工作室的老师送教下乡,培训中学生50余人、农村妇女10余人,让老师在体验侗绣魅力的同时,还将所学所获转化为文创作品,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张婷婷 吕涛 文/图)

新闻推荐

奋楫争先势如虹 “出海”样板看柳工

“我是党员,向我看齐。”工作人员身处北京,正在对柳州的一台CLG856H智能遥控装载机进行远程实时遥控体验。半自动化生产线...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冬日三角梅2019-12-27 14:04
猜你喜欢:
评论:(文化传承结硕果 产教融合育工匠)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