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产品出口再添一条水运通道
本报讯 (记者 李梦媛 孔芒)7月10日上午10时30分,伴随着一声汽笛声,一艘滚装船缓缓驶离泸州港,四川成都高原汽车公司生产的64辆“吉利全球鹰”汽车首次通过泸州港经上海港发往欧洲和中东。汽车在泸州港滚装上船,为四川水运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泸州港终于可以运商品汽车了!”站在最临近滚装泊位的口岸上,泸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穆林嗓门提高了分贝,“这是成都到泸州商品汽车公水联运的首航,也是咱们四川自己生产的商品车通过泸州港外运出口的首航。”
作为在全国内河中唯一拥有进港铁路的港口,泸州港在2011年便实现了铁水联运;而周边宜泸、泸渝、川黔等几条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拟于今年8月建成的成自泸赤高速公路,也将有一条支线直接进港。种种迹象预示着,在这座川南内河港口里,将产生1+1+1远远大于3的聚合效应。
承运此批泸州至上海商品汽车的,民生轮船股份有限公司航运管理部经理程进军,为我们算了一笔账:时间上,成都龙泉驿生产的汽车,通过公路运输至上海,需要2天时间,水路则需5天。货运成本上,公路是水路的3倍之多。物流效率上,在泸州港商品车滚装泊位投用之前,川内生产的汽车大多通过重庆港运销各地,由于重庆港的繁忙,常常需要船舶排队等候进出港的时刻。在泸州港,则可以做到“随到随走”。
泸州市于2008年同成都市签订了《成都泸州两市港口物流战略合作协议》,商定共同解决两市港口物流和产业发展的互动问题。据了解,2012年经泸州港中转的货物中,85%来自于成都龙泉驿经开区。
“我们现在就是争取将更多的企业‘拖下水\’。”龙泉驿物流中心管委会副主任吴建告诉记者,对于汽车产品的运输而言,水运是最合适的。“泸州滚装班轮的开通,无疑为成都造汽车走出家门甚至是走出国门打开了一条新的通道。”吴建介绍说,成都没有条件实现纯水运运输,但是依托公水联运模式,已经能够为成都的汽车制造商节约不少成本。成都高原汽车公司副总经理王庆华透露,下月还将有500台吉利汽车从泸州港出口,整个今年下半年,共计划从这里出口7000台。成都一汽大众也考虑到选择泸州至上海滚装班轮出口自己的汽车,“今年计划有10000台成都造汽车从泸州港出口。”
新闻推荐
□简放鹏本报记者孔芒7月16日18时40分,下班后的泸州市纳溪区永宁街道永宁路社区居民小组长赵文忠赶紧往商店跑。“明天要去看望12个老人,我得抓紧时间去给他们买点他们需要的东西。”赵文忠走了几...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