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小波 陈剑友)“太婆,艾蒿、菖蒲咋卖?”“大的5元一把,小的3元一把,山旮头的,无污染,价格没得少!”6月12日,笔者途经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农贸市场,目睹一些游客在与卖草药的老人讨价还价。人来人往中,卖草药的王权秀婆婆告诉笔者,进入初夏,许多来打古镇普照山游玩的游客,都喜欢买点艾蒿、菖蒲之类中草药,拿回家洗净后,熬水来洗澡。
放眼初夏时节的普照山,风景如画。陈艾、菖蒲、青蒿、麻柳叶、紫苏、金银花、茶叶、排风藤等中草药满山飘香,走进山坡林间,随处可见采草药的当地村民,一幅浸润着泥土、汗水与笑声的采药劳动图,成了大山沟里一道美丽的风景。
在打古镇农贸市场,笔者看到不少村民将当天清早从大山沟里采摘的陈艾、菖蒲、青蒿、蒲公英和车前草等鲜草药拿到集市上销售。“三五块钱一把,价格又不贵,很受市民和游客青睐,近期好卖得很!今上午就卖了200多块钱了。”王权秀一边忙着销售,一边喜滋滋地说。
采访中,笔者看到,卖草药的摊点像过节日那样热闹,有的村民将鸡血藤、吹风散、田七、岩黄莲、何首乌、金银花等捆成大束或小束,有的直接摆在地上出售,还有的还放在石台阶上,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草药香,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采购。“近段时间,仅卖草草药每天就可以挣100元到130元,况且草药在山坡地头随处可采摘,方便省力又挣钱。”王婆婆旁边的一位陈大爷告诉笔者。
据纳溪区打古镇科学技术协会负责人龚小敏介绍,当下正值初夏时期,气温升高,降雨增多,空气湿度增大,各种细菌和昆虫开始大量繁殖。一些城里人和农村人常把艾草、菖蒲等中草药捆在一起挂在大门前,用于消毒、杀虫、避暑;还有的把中草药煮成水,供家人擦拭身体或洗澡之用,祈求健康平安。
新闻推荐
霍伟东为泸州及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发展提出建议。1、借鉴上海经验,加强川南临港片区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2、借鉴舟山经验,拓展保税物流中心B型功能。3、借鉴江苏经验,推动泸州、宜宾、乐山三港...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