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侯云春
2016年1月,曲来军作为工信部挂职干部的一员,从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国际合作处主任科员,履新四川(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简称“长开区”)管委会主任助理。
对于在泸州度过30岁生日的曲来军来讲,他从未预料到,这次挂职经历在他的人生旅途中是从未有过的充实。
他同样没想到,也正是这次锻炼,让他的个人能力及精气神,在身边的一个个“正能量”的影响下,直线般提升。
“一转眼,一年半的时间就过去了,收获非常大,也交到了很多朋友。”曲来军感慨道,“专业原本不对口,却机缘巧合来到了长开区挂职锻炼,受到了方方面面的照顾和指导,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时,泸州的无数干部传递给我的正能量,让我未来的人生,会因这段淬火的锻炼而不断提质。”
在忙碌中找到“感觉”
帅气、开朗、阳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这是曲来军给记者的第一印象,然而印象最深的,还是忙碌——短短一个小时的采访时间,他先后四次与同事交接工作。采访中他也说,最忙的时候有一两个月没有周末。
但曲来军很适应这种忙碌。“工作节奏非常快,过得很充实。”曲来军说,每天都像在打仗一样,让他累并紧张着,也痛快着。
而这种快节奏的工作状态,是他来泸州之后“锻炼”出来的。
去年1月份初到泸州的那段日子,曲来军记忆深刻。“生活不习惯,吃不了辣,语言关也过不了,来的第二天参加全市工业大会,台上领导讲话,连蒙带猜我只能听懂一半。”
不仅如此,进入岗位后,恰巧园区管委会有两位副主任离职,一名副主任外派挂职。一下子,管委会四个方面的分管工作压到了曲来军肩上,让他的挂职工作直接落到了实处,他自己也倍感压力之大、责任之大。
“怎么克服的?我的方法是多接触、多交流、多学习,分管的部门,领导都是资历较深、能力较强的。”曲来军说,在“同事帮他熟悉工作和环境,他帮同事提升普通话水平”的互动中,他很快就找到了工作的节奏和感觉。
2016年初,泸州全力建设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园,示范园建设的主阵地落地在长江经济开发区,于是长开区管委会抽调人员组建了军民融合指挥部,由刚来的曲来军担任副指挥长(指挥长由市领导兼任),具体负责产业发展相关工作,包括军民融合企业服务、对接,并围绕产业开展招商引资等工作。一年多后的今天,泸州市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规划、城市布局、空间设计等6个规划从无到有,产业推进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下属的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属的川南机械厂两家企业为龙头,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截至目前,泸州市军民融合产业迅速壮大到50亿元至100亿元的规模,这其中,曲来军和其他团队成员付出了大量心力和汗水。
不仅如此,曲来军还大量参与了园区和泸州市招商引资工作,“跟着领导出去了很多次,具体负责与当地经信部门、市(州)政府等对接。”曲来军告诉记者,去年12月,他参与到泸州市龙马潭区的一个招商工作组,去深圳连续待了一个多月。在团队的努力下,深圳30多家手机企业与泸州签订合作协议,其中6家企业目前已实现投产或即将在近期投产。
“开发区的工作,跟以前在部委的工作很不一样。”曲来军表示。2010年,他从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后,进入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工作,从事着专业对口的培训组织、对接等工作,“原来在部委的工作,相对有条理一些,熟悉了以后很轻松;而来开发区以后,感觉它更像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一个桥梁,一个平台,是发展经济的主战场,深入到一线,节奏非常快,工作具体,会涉及到方方面面,非常锻炼人。从某种程度上讲,来这里,付出的是汗水,而收获和提升的,则是远远比汗水更多的综合能力。”
钦佩泸州齐心创业干事的氛围
来泸州工作的一年多,曲来军有付出,有收获,更多的是感动。
生活上的小感动,无处不在。“除了工作出差赶趟之外,很少回北京和山东老家,周末没事的时候往往没地方去,吃饭也很麻烦,于是同事们便不时约我出去散步、钓鱼,还经常向我介绍泸州的风土人情,现在泸州这边的方言,我能听懂95%。”
而更多的感动,甚至于钦佩,则来自于工作上。
“前不久,工信部在长春召开了挂职干部座谈会,苗圩部长专门发来贺信,陈肇雄副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我们在地方挂职锻炼的同志一定要干事、要务实,对我来讲,部里的要求,我能随时随地在身边的领导、同事中间感受到,在泸州,无数的干部真的是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苦干实干加巧干。”曲来军说。
他讲到了泸州的“三超三无”精神。“三超”即超常规的思维、超常规的举措、超常规的成效,“三无”即无中生有、无私无畏、无所不成。“泸州的干部以无中生有的气魄,相继引进了通用航空、北斗导航、智能终端等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及关联企业;拿出了无私无畏的气魄,甩开膀子干,做到了进度加快,讲究实效、公正阳光;拿出了无所不成的气魄,再难的事也会想方设法干成。”
曲来军对今年3月份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发表在人民日报的署名文章印象深刻。“蒋书记在这篇名为《强化干部‘干字当头\’意识》的文章中说,对政策之内的事情,大胆干、放心干、放手干;对政策之外该干的事情,探索干、改革干、创新干,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创新、宽容失误,努力打破‘洗碗效应\’,解决好敢干事的问题。”曲来军说,“一个城市,一个产业、一个企业的发展,在充分竞争的今天,在务实推进的同时,往往还需要以创新求突围,而创新等于摸着石头过河,能别人所不能,做别人所没做,泸州的决策领导能为下面敢干事的干部‘站台\’,让我很受震动和鼓舞。”
在曲来军的印象中,他所接触到的很多泸州干部,出远差都尽量选择晚上的航班,为的是不耽误当天的工作;周末加班也是常态,“上周日,市领导召集相关部门开会,评审泸州市重点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刘强市长全程参加会议,会议从上午一直开到中午一点半,下午我们园区管委会领导班子又继续召开常务会,这样的工作强度和节奏,似乎成了泸州干部的常态。”
泸州的成绩来之不易
一年多的挂职经历,让曲来军学到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故事”。
近年来,泸州发展速度,备受关注。2014年,泸州以11.0%GDP增速位列全省第一,2015年同样以11.0%GDP高增速位列全省第二,2016年泸州再次以9.5%的GDP增速位列全省第一。今年1-5月,泸州传统四大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比全省平均增速高2.7个百分点,分别比周边市州内江、自贡、宜宾高2.1、1.6、0.5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二位。
“但相比东部沿海地区甚至成都、重庆等相对比较近的大城市,泸州取得的成绩更加来之不易,也更加宝贵。”曲来军说。
他参与了很多招商活动,有一大批企业相继落户泸州,但一些落地企业的核心板块,诸如设计、研发等部门,都没有搬过来,“人才不愿意来,产业大环境及配套服务跟不上。不是泸州不重视,而是发达地区城市的先发优势更能留住人。”
他感慨内地城市招商成本好高,代价好大,企业不吃到“甜头”不会来,别的城市给的“甜头”更足,企业就跑过去了,城市间、区域间的招商竞争真的非常激烈。
发展征途有诸多挑战,但机遇比挑战更多。
今年4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第三批7个自贸试验区,泸州成为四川除成都外,唯一分享自贸区大蛋糕的城市。
曲来军有注意到两组数据:一是截至今年6月底,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新注册企业1040家,注册资本85.6亿元;片区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4.5亿美元,约为2016年全市全年外贸总额的1.5倍。二是受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落户泸州、通关便利化进程不断加快等利好消息影响,外贸企业加快布局西南地区市场,促使泸州口岸大宗散货快速增长。数据显示,今年6月泸州口岸进境集装箱达219批、2033标箱,进境箱量创下自2012年8月以来的新高。
“这说明泸州正展现出越来越强劲的吸引力。”曲来军说。他坚信,在自贸区、港口物流经济的带动下,以白酒产业为代表的四大传统产业和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齐头并进,不久的未来,泸州这座国家《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除了成都和重庆之外,川渝地区唯一一个城市人口和城市面积双两百万规模的城市,一定会书写和绽放出“走在前列”的发展新篇章。
新闻推荐
本报讯(夏仁宏张琦祺)龙马潭区检察院6月15日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席会。该院检察长王忠杰对下半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出要求,院班子成员要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及时、...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