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工人在清运垃圾。
□王琳 刘丹 特约通讯员 王承伟 文/图
一辆绿白相间的压缩式垃圾清运车在清运垃圾,一个个标准化的白色垃圾收集点坐落在公路两旁,整个垃圾清运过程全封闭……7月6日,在泸州市江阳区辖区内,一场农村生活垃圾清运“革命”正悄然进行。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江阳区顺应民意,投入3000余万元,在况场、通滩、分水、蓝田4个镇街试点,率先在全市推行农村生活垃圾直运模式,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规范民风建标准化垃圾收集点
“这个垃圾房很漂亮,还修了一个梯子,倒垃圾很方便。”正在倒垃圾的况场镇况丰村九组胡永华高兴地说。
“这种渣坑分大小两种,大渣坑长2.14米,宽1.64米,前高1.12米,后高1.17米,这种斜面设计暨防止氽水,又便于群众倒垃圾。”项目现场管理负责人告诉笔者,渣坑大小刚好可以放入两个可推式垃圾桶,正面安装了可以关锁的不锈钢门,左右两侧各设置了一个梯步平台,便于群众倒垃圾,上面设计了两个垃圾入孔。整个渣坑内外都贴上白瓷砖,既美观,又便于打扫卫生。上面还贴上垃圾分类标识、垃圾库公约、“8585123”垃圾清运管理热线等。
相关部门负责人罗海介绍,现在已在况场等4个镇街的场镇、公路沿线群众居住相对密集地,升级改造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800余个,购买可推式垃圾桶1600余个,从源头上保证垃圾收集相对集中,便于清运。
况场镇村民杨世俗告诉笔者,镇村干部经常到家里来宣传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的意义,村民都很支持,逐渐养成了自觉分类、集中倾倒的习惯。
绿色环保垃圾全封闭一站式直运
“每天都看到有车来清运垃圾,基本都闻不到臭气了,给城里一个样。”况场镇况丰村八组易世富说道。
“现在轻松多了,只要将垃圾桶推到垃圾车尾部,其余工序就由垃圾车自动完成。”垃圾清运跟车员陈桂荣一边推垃圾桶,一边告诉笔者,自从政府购买了这种压缩式垃圾车后,原来要2-3个人才能干完的活儿,现在1个人就能轻松搞定!
罗海告诉笔者,这次一共买了6辆压缩式垃圾清运车,别看这车是“小身板”,它的作用可大了,车尾的绿色部分是垃圾压缩装置,在垃圾收运点就可以将垃圾压缩,减少体积,增大容量,一车可装8-10吨垃圾,容量是一般垃圾收清运车的1.5倍。
这种车的优点很多,压缩装置底部有一个储存污水的地方,能自动收集垃圾在压缩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整个垃圾运输过程真正做到了全封闭、不滴漏。
江阳区根据农村道路情况配备中小型垃圾收运车,按“日产日清”的标准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直运。将农村生活垃圾从垃圾收集点直接运送到泸州市焚烧发电厂处置,减少了运送到城南垃圾压缩中转站的中间环节,垃圾从起运点直接运送到最终处置点,减少了垃圾裸露的环节,让农村垃圾收运更加环保高效。
江阳区原来每年要花1000余万元用于垃圾清运处理,现在通过购置先进设备、升级改造基础设施等举措,减少人工工资、中转站建设经费、垃圾储存费用等,待直运体系运行成熟后,预计全区每年可减少垃圾处理费用300-500万元。下一步,江阳区将在全区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直运模式,让农村环境更美、群众生活转优。
新闻推荐
在泸州的正能量中淬火提质——访工信部在川挂职干部、四川(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助理曲来军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侯云春2016年1月,曲来军作为工信部挂职干部的一员,从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国际合作处主任科员,履新四川(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简称“长开区”)管委会主任助理。对于在泸州度过30岁生日的...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