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新闻 泸县新闻 合江新闻 叙永新闻 古蔺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泸州新闻 > 正文

便宜不贪欺诈不来 小心看好您的银行卡

来源:川江都市报 2018-01-24 11:54   https://www.yybnet.net/

泸州江阳法院与建行泸州分行与听众作在线交流法官和银行工作人员下乡对老人宣讲预防金融诈骗知识建行泸州分行金融知识进校园

如何理好财、如何管好卡、如何做好风险防范、如何严惩违规违法使用银行卡行为,这是一个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备受老百姓关注的话题。值此新年到来之际,为了更好地做好宣传,提升老百姓的自我理财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震慑犯罪,倡导“文明泸州 守信无诈 为人最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诚信,泸州江阳区法院、建行泸州分行与本报一起携手,以案说法,提醒大家要诚信使用银行卡,不要妄想打银行卡的任何主意,因为触及法律底线,真的后果很严重!

◎肖则兰 贾兰伯 川江都市报记者 陈明蓉

【案例一】 假冒微信好友诈骗案

【基本案情】2016年的一天,李某通过盗取赵某的微信密码,登录赵某的微信账户,冒充赵某向赵某的微信好友发信息,谎称自己亲戚的小孩做手术急需5万元钱,因担心亲戚不还钱,自己愿意将钱汇入微信好友账户后由微信好友以自己名义借出去。李某还利用电脑制作一张假的转账截图分别发送给陈某、胡某、张某,取得3人的信任,骗取3人人民币共计71500元。案发后,李某退赔了陈某、胡某、张某等人的全部经济损失,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适当的经济补偿。李某后来被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官说法】本案是假冒微信好友身份进行诈骗的典型案件。现在,QQ、微信等网络聊天已成为社会的主流沟通方式之一。这种以网络账号代表身份、“见字不见人”的聊天方式,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进行诈骗。希望广大QQ、微信用户注意对本人网络聊天工具用户信息的保护,以防被盗。一旦被盗要及时向银行客服电话口头挂失相关银行卡,以保护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同时,也要及时向软件运营方报案,以防不法分子用盗取的信息骗人。在收到亲友网上发送的要求转账之类的信息时,应认真进行核实,千万不可贸然汇款。此外,网络聊天工具的运营方也应加强监管和技术革新,切实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

【银行提醒】如果当你发生了资金损失,或者是意识到自己已经掉入诈骗陷阱,首先要做的就是对银行卡账户进行止付处理,比如拨打全国客户热线进行口头挂失等等,避免造成更多的损失。同时要再次提醒广大朋友:注重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个人信息包括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以及各类账户信息。

【案例二】

拾得他人信用卡诈骗案

【基本案情】2017年,李某在ATM机上取款后,将银行卡遗忘在取款机内。顾某随后在该ATM机上取款时发现李某遗忘在取款机内的银行卡,一时起意,便从该银行卡内取走现金人民币5000元。案发后,公安机关将顾某抓获。顾某将违法所得的5000元人民币全部退还李某。最后,法院以犯信用卡诈骗罪判处顾某拘役,并处罚金。

【法官说法】本案系典型的冒用信用卡诈骗案。根据我国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规定,拾得他人信用卡或者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都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数额达到5000元以上的,就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将被依法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此案告诉我们,捡的不是自己的,这样的便宜占不得哦。

【银行提醒】我们更多的是给大家做温馨提示,在我们日常使用ATM机完成业务办理以后,一定要注意,请点击“退卡”按键,对交易的全流程进行终结;在退卡十秒后,如果没有取卡,那么设备将自动对卡片进行收回,并有银行专人进行卡片登记保管。这个时候,我们可在工作日携带本人身份证到相应的网点领回银行卡。像我们建行,如果你忘记了当时办理业务的ATM机的具体位置,可以在ATM回单上查找到对应的设备编号,可以通过拨打服务热线95533查询所对应的归属机构。

【案例三】

提升信用额度短信诈骗案

【基本案情】王先生因需要,在某银行办理了一张信用卡,收到信用卡后王先生一直正常使用。某日,王先生收到一条某银行号码发来的短信,内容是“王先生您好,您在我行办理的信用卡因信用良好,现在可以提升5万元信用额度,详情请咨询客服电话×××××××”。其实,王先生收到的短信根本不是银行所发送,而是诈骗分子利用“伪基站”干扰一定范围内的通讯信号,冒充银行强行向被干扰信号的手机用户发送的诈骗短信。在王先生拨通电话后,按照“客服人员”(实际上系诈骗分子)的提示进行操作,随即被对方从卡内分数次转走5万余元。数日后,公安机关将发送诈骗短信的周某抓获归案,后来周某因犯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银行提醒】案例中我们发现,王先生收到的是从伪基站发出的短信,所要求他进行回拨的号码定然不是银行所公示的官方号码。那么,当我们在收到无法判断真伪的短信时,应该这么办呢,其实很简单,我们可以联系就近的银行网点工作人员予以辨认,那么,您还可以直接将该条短信发送回官方服务热线进行系统判别。大家听说过“六个一律”吗?接电话,遇到陌生人,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安局、法院”的,一律挂掉;所有短信,但凡让我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警惕;最后给大家一个温馨提醒,为了增加银行卡的安全性,我们可以将自己手中的磁条卡更换为芯片卡。

【案例四】

他人代办信用卡诈骗案

【基本案情】李先生是个体工商户,因为经营不善导致资金周转困难,赵某听闻后便主动找到李先生,称可以帮其在银行办理信用卡,然后透支信用卡里的资金用于周转。之后,李先生将自己的银行卡、电话卡、身份证等交给赵某,并配合赵某完善了相关信用卡申请资料。事后,李先生多次给赵某打电话询问信用卡办理情况,赵某均称银行还未发卡。几个月后,李先生接到了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在电话中李先生被告知自己在银行办理的信用卡已经透支数万元,如不按期还款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李先生随即到公安机关报案。数日后,公安机关将赵某抓获归案。后赵某被法院以犯信用卡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官说法】冒用他人信用卡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将承担刑事责任。

【银行提醒】这个案例再次让我们强调,要注意保护个人的信息安全,不要出借、出让个人信息。其次,不要轻信他人或第三方机构,委托别人办理高额信用卡。办理信用卡一定执行“三亲见”原则,亲见本人、亲见本人证件、亲见本人签名。

【案例五】

炒股失败信用卡诈骗案

【基本案情】2016年,周某因炒股亏了几百万。为短时间挽回损失,借助自己是两家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身份在多家银行办理了十余张信用卡,总透支额度高达五十余万元。周某通过不正当手段将信用卡资金全部提现,用于炒期货,结果全部亏损。当约定的还款日快到的时候,周某更换了电话号码,一走了之。发卡银行多次打电话,上门均无法找到周某,并向公安机关报案,随后公安机关在重庆将其抓获归案。最后,法院以信用卡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官说法】银行在向公民办理信用卡业务时,不仅要审查公民的信用、还款能力及收入状况,还应审查办卡人在其他银行持有信用卡的情况,对于办理多张信用卡并持续集中消费的行为,应当警觉,审慎为他人办理信用卡。同时,作为个人应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及还款能力理性消费,在使用信用卡期间,按时还款。更改联系方式及住址后应当及时告知发卡银行,否则有可能会被怀疑有信用卡诈骗的嫌疑。

【银行提醒】本案中,周某关注到了理财带来的高收益,而没有关注到高收益所对应的高风险,如何正确合理地选择理财产品,我们可以通过专业的理财经理对自身做一个科学的全面的风险评估,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同时,我们呼吁大家:珍惜自己的个人信用,个人及企业在申请贷款、申办信用卡、开办公司及提供担保都需要第一时间查询征信,个人信用记录不良将寸步难行。

【案例六】

高额校园贷的危害

【基本案情】小林是一名大学生,他是摄影爱好者,为了购买他心爱的相机,通过校园群内发的小广告,他找到了一个宣称可以免息贷款的机构。第二天,小林就得到了一万块钱的信用“贷款”。可是20天以后,贷款金额竟然翻倍到了2万元。这时候开始有追讨公司给他打电话,宣称如果他不偿还贷款的话,就会通知学校和他的父母,并且向他推荐了其他网贷公司,用于拆东墙补西墙。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各项贷款累计超过20万元。由于事态严重,小林不得不向公安机关报了案。

【法官说法】校园贷多数属于民间借贷,其涉及法律问题主要是高利息。校园贷中如果涉及高利息问题,应该遵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审核其借款利息是否在法律规定的区间内。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通过本案,再次提醒大学生朋友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性的消费观,自觉抵制片面追求物质享受,抵制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意识。同时,学校、家长也需要及时引导学生合理消费。另外,同学之间也应相互提醒,及时发现和报告。一旦遭遇因“校园贷”引发的被骗、被恶性追债、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等违法犯罪问题,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和家长,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银行提醒】形形色色的网络民间借贷平台,高到离谱的利息,还有花样繁多的收费标准,拍裸照,派人追讨,当这一切都悄然走进校园,许多同学就开始深陷非法校园贷泥潭。所以,大学生一定要理性消费,要多学金融相关知识,如果要借贷,一定要到正规的金融机构。

新闻推荐

食品安全 预防与严惩同样重要 食品安全监管还得走社会共治的路子,在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参与者都来维护食品安全,让大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川江评论员黄勇眼看春节临近,食品安全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上周,泸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召开了2017年度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生产企业集体约谈会,对全市40余家抽查不合格企业的负责人进行集体约谈。...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便宜不贪欺诈不来 小心看好您的银行卡)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