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江评论员 汤骏
近日,川江都市报记者从泸州市博物馆获悉,从1月29日开始,泸州市博物馆将陆续推出系列志愿者培训课程,并邀请博物馆界的各位大咖前来授课。据介绍,此次培训将以“江风酒韵——走进酒城泸州”为主题,培训中,不仅能够让酒城市民详细了解文物的历史,还能聆听文物的语言,享受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精神满足。不论是想了解历史文化,还是想学习语言魅力,都可以前往参加。(《川江都市报》2018年1月29日06版报道)
看完这则报道,令人有种莫名的兴奋。本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其实在咱们身边,从不缺乏渴望收获知识的人,也从不缺乏爱书之人;只是有些时候,咱们缺乏这样一个平台,缺乏这样一个交流与互动的模式,更缺乏这样一个去真正聆听的机会。
近些年以来,公益性的文化讲座通过主讲人有声有色的讲演,或把各个领域的知识以及最新的思想火花带到市民的生活中,或为大众揭开一个个人文历史之谜,让更多人迷上历史,这俨然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博物馆作为酒城文化交流的主要阵地,举办如此的公益讲座,可以说是独到的酒城文化特色所在,更可以被看作是酒城市民的精神家园。
在信息传播日益多样化的今天,类似这般文化讲座的举办,除了承担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适应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提高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品位。本人认为,通过举办各类型的文化讲座,主讲大咖们循循善诱的讲解和普及,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再利用好博物馆这块阵地,传播文化优势,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向更多的酒城市民普及历史人文知识,活跃市民们的文化生活,并在讲座的交流和互动中,加深市民们的文化修养和文化自信
不难想象,在这次的讲座热潮中,有多少酒城市民会真正喜欢上人文历史,有多少酒城市民会真正喜欢上阅读。所以,每一场讲座的主讲大咖们,更应该发挥专家学者的引领作用,向酒城市民带来雅俗共赏的人文解说,提供更多类型的推荐书目,并指导大家科学地、正确地去阅读,怎样在较少的时间去掌握更多的知识。在这样良好的互动氛围中,使聆听讲座成为每个酒城市民的日常行动。
新闻推荐
◎川江都市报记者许亚琴本报讯川江都市报记者从昨日召开的泸州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管理培训暨推动会上获悉,泸州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已经进入全面普查阶段。据了解,《全国污染源普查...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