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食道气管异物
1、避免给3—5岁以下的小儿吃花生、瓜子、豆类食物和能够进入口中、鼻孔的小玩具,也最好不要喂果冻。
2、教育儿童不要口中含物玩耍,如发现,应婉言劝说,使其吐出,不能用手指强行掏取,以免引起哭闹吸入气道。
3、进食不宜过快,尤其吃带骨刺类食物时,不宜饭菜同口而咽,要细咀嚼将骨刺吐出,以防误咽。进食时不要嬉笑、哭闹、打骂,以免深吸气时将异物误吸入气道。婴幼儿最好在家长的照看下进食。
4、成年人或者老人进食时要细嚼慢咽。
(科普中国)
身边科学
老年人最易上当的九大“保健”骗局
本栏目由
泸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联 办
1、“专家”义诊免费讲座。不法商贩在住宅小区、早市或公园推销药品、保健品或医疗器械,通过免费体检,无中生有或有意夸大老年人身体的健康隐患,从而达到推销药品的目的。
2、大肆宣传产品疗效。正规保健品都有国家批准的功效,任何保健品最多只能起到保健或治疗时的辅助作用,并不能起到治疗作用,而不法商贩大肆宣传疗效。
3、产品“包治百病”。宣传产品神乎其神,对大部分的内科疾病都有效,甚至“包治百病”。
4、“慢性病也能治愈”。说乙肝、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世界医学难题居然能通过服用保健品治愈,违背医学,满足患者急于想治愈、不想长期服药的心理。
5、“进口、专利、高科技”。打着“进口、专利、高科技、绿色环保”的旗号,吸引老年消费者。有意夸大宣传,将普通的商品宣传成高科技或绿色环保商品。
6、“免费旅游”、“赠送体检”。以免费专车、旅游、赠送体检等“策略”推销保健品,诱导老年人消费。
7、“陪聊”搞感情促销。有些独居的老人,很希望与人交流,骗子们就抓住这一点搞感情促销。先是对老人家热情招呼,然后天天上门陪老人说话,还帮忙做家务,取得老人的信任后就开始推销价格不菲的产品。
8、步步设套,最后“走人”。第一天办免费讲座,并赠送洗衣粉等物;第二天推销某低价物品,称回家试用,可退货退钱;第三天如期退货退钱,并推销另一高价物品,一般几百元,仍承诺退款;第四天“走人”。
9、“买保健品能发财”。厂商称“健康投资”回报丰厚,只要购买一家企业生产的保健品,不仅可以获得包括境外旅游在内的种种丰厚赠品,更诱人的是可以获得大量该集团公司的原始股。(人民网)
日前,泸州市科协与泸州日报签订合作协议,将“科普中国·泸州”纳入泸州日报城区户外多媒体电子阅报系统LCD互动触摸海报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1月31日正式上线运行。
该系统由三个传播媒介组成,最顶端为LED户外显示屏、中间为LED高清灯箱、两侧为LCD互动触摸海报机,集视频、图文、互动、便民、查询、读报和电商等多功能于一体。主要分布在水井沟商业步行街、白塔广场、百子图文化广场、江阳公园、龙透关公园、奥体中心等广场、公园和商业中心。
“科普中国·泸州”是市科协推动“科普中国”与新媒介结合落地应用的一次有益尝试。“科普中国·泸州”整合“科普中国”网站相关内容,设置了释疑解惑、身边科学、前沿科技3个子栏目,并结合泸州实际和现有科普品牌,设置具有本地特色的科普场馆、科技人才、以及“科普小松鼠”3个子栏目,每周更新一次。(市科协王有刚供稿)
新闻推荐
阳台上浓烟滚滚 不一会儿就燃起大火 城西一小区住户家中昨日发生火灾,幸亏消防官兵及时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
冬季取暖注意用电用气安全相关链接冬季,不少居民在家中使用取暖器等大功率电器取暖。如果家中的配电箱超负荷运作,加上电线老化、接线不规范等原因,很可能引起用电故障甚至引发火灾。公安消防部门提...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