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公交车行驶在美丽的酒城
◎邓梅 川江都市报记者 朱俊 摄影报道
去年8月,泸州、成都等四个城市进入交通运输部全国首批“十三五”公交都市创建城市的行列;去年11月,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批复了泸州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工作。从此,泸州迈入公交都市新时代。
体制改革:
泸州公交焕发出新活力
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公交基础性功能配套完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在城市交通拥堵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如何让市民方便快捷出行,成为困扰城市健康有序发展的一大难题。
2016年8月,泸州在加快川滇黔渝区域中心城市、全国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双两百”大城市建设之际,坚持以市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公交优先政策,对泸州公交实施国有注资控股,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通过注资控股做优做强做大泸州公交,充分发挥国有实力和民营活力相结合的优势,为全国、全省提供了一例城市公共交通改革的成功范例。
目前,泸州城市公交车的数量和档次不断提升,公交车数量已达1187辆,其中空调公交车597台,占比50%,主城区空调车占比已达70%,日均客流量约60万人次,公交出行分担率达32.3%。同时,根据市民的不同需求,公交公司开行了产业园区专线车、学生专线车、上班族公交“动车”、城乡蔬菜专线车等;推出了旅游专线,定制公交、专车服务等。新增往返27.2公里公交专用道,使泸州公交专用道达到了36公里,形成了一环路闭环式专用道网络体系。
为方便市民购票和出行,泸州加快了智慧公交建设,在全省率先开通全国交通一卡通,实现在全国181个城市跨区域跨行业互联互通;已实施了IC卡乘公交、手机乘公交、银行金融卡乘公交,以及智能车载LED显示屏、GPS智能调度、实时视频监控、微信公众号信息推送、掌上公交等,特别是掌上公交APP手机用户已达60多万人,日查询量18万人次。
为提升服务水平,泸州公交实施优质服务品质提升“八大”工程,开展星级服务竞赛评比、礼让斑马线规范进出站、车容车貌整治、公交站点排队上下车文明劝导等一系列工作,员工职业素质和服务意识全面提升,拾金不昧、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好人好事年达1000件以上。去年以来,反映泸州公交正能量的新闻5次在央视新闻联播等栏目播出,为泸州创文成功作出了贡献。
公交都市:
构建绿色智慧文明公交
记者了解到,目前,泸州公交线网四通八达,公交车线路已达137条,主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100%;城区一环路形成了高效完善的公交运行网络和便捷的换乘体系,公交线路多达50余条;已建成的二环路东段、南段开行了20余条公交线路,基本实现了连接城区、乡村、各组团和各区域;还开行了45条农村公交线路,为更多城乡居民进城下乡提供了方便。
按照国家公交都市创建要求,泸州将重点围绕34个主要考核指标,开展“快速公交、枢纽支撑、线网融合、路权优先、互联网+城市公交、绿色公交、城乡公交、品质服务”八大创建行动。近期,泸州将加快公交线网优化布局,重点围绕两江新城、产业园区、自贸区、云龙机场,开行机场专线、产业园区专线、社区巴士等30条公交线路;加快智慧公交建设,推行支付宝、微信二维码扫码支付坐公交,在主城区设置60块公交电子站牌;全力实施“一城一交”,全力实施区县全域公交整合工作,加快开通县城至主城区城际公交线路。开展绿色公交行动,加大新能源公交车投入,力争每年新增120辆新能源车辆。
到2020年,泸州城市公交机动化分担率达到65%,万人公交车保有量达12标台/万人,公交正点率达到90%。特色指标方面,将实现城市交通绿色出行分担率和公交站点300米覆盖率分别达到85%,新能源公交车比例达到50%、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水平完善,构建平安、优质、绿色、智慧、文明“五位一体”的公共交通服务。
新闻推荐
8小时45分钟,他跑了100公里! 昨日,一群运动爱好者在忠山体育场进行了一场极限挑战跑步活动
领跑中的许剑(左一)◎川江都市报记者杨敏摄影报道昨日是春节后的第一个周末,一群运动爱好者在忠山体育场进行了一场不一样的跑步活动。从早上7时40分开始,以许剑为首的10余名跑友开始了征程,挑战自己...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