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新闻 泸县新闻 合江新闻 叙永新闻 古蔺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泸州新闻 > 正文

谋划转型升级,长开区呈现大发展景象

来源:泸州日报 2018-02-27 15:11   https://www.yybnet.net/

四川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全景图四川粮油西南食谷项目效果图北斗导航公共服务平台可以帮助政府实现应急处置、资源调度和智能化管理泸州造第一台手机下线仪式青岛啤酒研发车间友信达生产线

■本报记者 周雪梅蔺艳霜

今年2月8日,北斗导航公共服务平台在四川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揭牌开通运行。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精度遥感数字地图+导航网格码+云计算平台”的综合集成方案,北斗导航公共服务平台可以帮助政府实现应急处置、资源调度和智能化管理,企业凭此可以优化对具体人、事、物的管理调配,公众也能在出行、安全、健康等多方面受益。未来,随着北斗组网的完善,泸州市将能从北斗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融合中分得红利,其应用前景不可限量。

北斗导航公共服务平台落地长开区,不仅推动了北斗系统民用产业化进程在西部地区迈上新台阶。同时,这也是长开区引入成熟科技型项目的一个重大成果和泸州市探索科技兴市的一个有力突破。

“长开力量”

新兴产业落地见效,释放强劲爆发力

去年6月30日,首台泸州制造的智能手机问世,这台屏幕能锤钉子的手机着实让人印象深刻。而“泸州造”首批5000台手机项目从签订合作协议到正式下线,仅用了122天,再现了“泸州速度”。这批能锤钉子的手机也为泸州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发展来了个“一锤定音”。

在发展新兴产业的广阔天地中,长开区一路蹄疾步稳。去年,长开区管委会组建智能终端企业服务专班,实现从“公务员”到“勤务员”的角色转变,实行全天候、全方位服务。目前园区6家智能终端企业日产手机5万台、电芯电池4万只、显屏2万片,解决就业2300余人。信合旺、鑫拓瀚、振华宇德和诺亚信等8家企业正在进行厂房装修,其中3家近期可正式投产。中科院青岛光电泸州成果孵化、转化和市场化的“交易超市”已面向社会开放;山东北斗天绘科技公司旗下北斗导航落户泸州,正在争创四川数据中心;芯威公司显屏驱动模块研发成功并试产100万片……新兴产业的落地见效,正在助推长开区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并将在未来释放出强劲爆发力。

“长开速度”

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提升整体承载力

去年4月1日,长开区开工建设的12万平方米盈田标准厂房,仅半年时间建成并投用,创造出又一个令人称赞的“长开速度”。在合理规划标准厂房分布方面,长开区已建成并交付使用62.1万平方米标准厂房,较好地满足了不同企业项目的入驻需求,而3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三期也完成场平工作。建成盈田、抚琴山水等专家楼和员工公寓1325套,可同时容纳1.2万人,目前正在进行室内装修,让企业员工找到存在感和归宿感。

为提升园区整体承载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长开区“三纵两横”的物流园区路网破土动工,希望大道延长线建设进入攻坚阶段,振兴路跨线路桥预计8月通行,消除最后一公里交通“瓶颈”,道路通车里程达到45公里,通行能力得到有效改善;新建市政排水管网9.9公里,每天可减少直排污水6000吨,排污管网里程达50公里,环境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长开技巧”

共建共享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开放“朋友圈”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改革的一片绝佳“试验田”,为此,长开区积极争创自由贸易试验区。立足长开区4.62平方公里国家级高新区规划,抽派6名人员全程参与了19.99平方公里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报、规划、争创工作;去年4月1日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挂牌以来,长开区5个局室15名干部融入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筹备、建设、改革、创新工作,远赴广东、福建、上海等地蹲点考察学习,复制其综保区、跨境电商、开放口岸等方面先进经验,创造性地应用于实践。完成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导视系统、形象标识小品建设;承办了由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中国银行协会、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加大内陆开放背景下的供应链金融研讨会”,以此扩大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外宣传和影响力。

巧打自由贸易试验区“品牌”,长开区利用独特区位优势,依靠异地泸州企业商会牵线搭桥等,利用社会资源对外推介和直接组团赴外招引等方式,先后派出100余人次赴上广深等地,围绕智能终端、供应链物流、精细化工、半导体芯片等产业,定向抛出自由贸易试验区“橄榄枝”招商,一批优质项目相继签约落户、建成投产,长开区“朋友圈”得以不断刷新。2017年,长开区新签约项目54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0个,智能终端企业34家,如诺亚信、鑫龙上、晶志、洲际恒通、汇丰等),签约资金163.2亿元,到位资金67亿元,引进外资1011万美元。

“长开情怀”

军民融合新格局,用实力让情怀落地

长开区的泸州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园内,“高大上”的军用品摇身一变,成为“接地气”的民用品。川南机械厂依托军工技术,走上了“军转民”的路子。由于原厂区生产的局限性,2013年10月,川南机械厂民品生产从军品中剥离,单独成立了川南航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军民融合全面发力。投产后,这里将成为我国油气井射孔完井行业产业提升和自动化升级的标杆项目,其生产的油气井用高端射孔完井装备则将广泛出口俄罗斯以及中东、北美等的20余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军民融合步伐的加快,泸州市“军转民”“民参军”企业越来越多,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位于长开区内的泸州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园区规划面积为21平方公里,采用“建设一个体系、打造两个区域,发展3+3产业、实施六大融合功能”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模式,积极打造川滇黔渝区域内军民要素资源交汇、军地技术互动创新、军民融合产业升级的空间载体和实践平台。目前,该园区依托北方化工、中海油、川南机械厂、川南航天能源科技、合盛硅业等多家骨干企业,大力培育威恳通讯、芯威芯片等新兴产业,现已初步形成以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为核心,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新闻推荐

城区禁燃烟花爆竹 春节空气质量好转 没有烟花爆竹的春节,依然有着浓浓的年味

◎川江都市报记者许亚琴今年春节,不少泸州市民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城区禁燃烟花爆竹后,空气质量明显好了很多。春节长假,远方的亲友回到泸州,大家聚在一起吃团年饭,畅叙情谊、升华感情。没有烟花...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陆羽茶经赞纳茶2018-02-26 21:06
猜你喜欢:
评论:(谋划转型升级,长开区呈现大发展景象)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