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酒集团所属的浓香基地。
物流园助力“泸货”走出去。
智能终端生产线一角。
四川绿叶制药车间里,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微生物检测,确保出厂药品符合国家药物质量标准。
四川明德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石英晶体谐振器智能化生产线。
佳乐世纪城金融中心。
□ 本报记者 杜玉青
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结构的转型,民营经济应运而生,它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40年,国家日新月异,泸州与时俱进。打开泸州市改革开放40年的漫漫长卷,发展的故事跃然纸上。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40年来,民营经济逐渐占据泸州市经济的“半壁河山”,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推动泸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勇立潮头 民营经济撑起“半壁河山”
你是否听说过这样几个数字——“7789”?这一串看似平凡的数字有何特殊意义?事实上,“7789”诠释了泸州市民营工业的典型特征,即贡献了泸州工业70%以上的产值、70%以上的投资、80%以上的就业岗位、90%以上的企业数量。
截至目前,泸州市共有民营企业41000余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2026户。民营企业已然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突击队,撑起了泸州市经济发展的“半壁河山”。
时针拨回到1978年,这一年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泸州市民营经济也开始萌芽。1978年,泸州市民营经济增加值1.1亿元,但GDP占比仅为10.6%。时光荏苒,时至今日,民营经济没有在40年的时间轴上“缺席”,反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稳定就业和推进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税收的重要来源、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家成长的重要平台。
2018年前三季度,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742.8153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8.6%;实现民间投资735.6773亿元,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4%。民营经济实现税收138.16亿元,占全市税收的66.65%。
2018年12月6日,泸州市召开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市委书记刘强在大会上指出,泸州市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地位独特、作用重大、前景光明。40年岁月如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泸州市民营经济已形成了白酒、智能终端、机械制造、现代医药等主导产业,造就了郎酒、佳乐、汇通等优秀民营企业,它们对泸州市经济增长、税收、就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支撑作用。
改革不停步,开放不止步。一组组数据,正是泸州加速发展的有力证明,更是走向和谐泸州的美好开端。百舸争流千帆竞,勇立潮头逐浪高,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民营企业纷纷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争做弄潮儿,为泸州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创新驱动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40年的探索奋斗,民营经济一路披荆斩棘,为泸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创新是一剂良药。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民营经济成为创新的“温床”,创新也给予了民营经济新机遇,在创新的驱动下,民营经济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大步迈进。
新时代蕴含新机遇,新时代当有新作为。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泸州市民营经济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不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了不少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园区,泸州市紧跟发展步伐,于2013年9月成立了高新区,2015年2月,高新区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2017年9月,泸州国家高新区智能终端产业园开园,泸州市最终实现智能终端产业零的突破。智能终端产业园的落地,为民营经济带来了新产业、新希望、新挑战。
近年来,在泸州市鼓励发展的电子信息、现代医药、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中,民营经济挑大梁、负重担,引领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记者从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获悉,2018年前三季度,泸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速12%,其中智能终端产业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达到8.3%。全市现有民营科技型企业607家,2018年获得省级科技项目立项62项,占所有申报项目的60%以上。民营工业经济已成为改革与发展的助推器。
政策加码 为民企发展营造最优环境
环境似水,企业如鱼。好的政策环境决定着民营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一直以来,泸州市委、市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连续出台《关于促进2018年工业经济创新发展的意见》等举措,配套出台《关于精准施策支持实体经济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切实筑牢民营经济稳增长政策基础。
在泸州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上,泸州刘氏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刚感慨道,在助力民营企业发展中,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制定了一系列帮扶措施,切实减轻了企业的负担,让民营企业家们坚定了发展信心。
科学合理、宽松优惠的政策,才能营造千方百计谋创业、千辛万苦去创业、千军万马兴创业的发展局面,激发广大民营企业家创新创业的热情,进一步推动泸州市民营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泸州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上,《中共泸州市委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所制定的二十五条措施,将进一步提升泸州市民营经济的规模、发展活力与市场竞争力,为民营企业家们带来了极大的信心。
《意见》中让民营资本进入市场的这一鼓励举措,使得沈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鸿林更加坚定了企业目前的发展方向。“我们现在正在做两个4A级景区的投资。让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沈鸿林说。民营资本投资领域的拓宽,让民营企业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的“进军号”已吹响,在发展民营经济的新征程上,民营企业家们拿出“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魄力,共同开创泸州民营经济更加美好的明天,合力谱写出泸州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新篇章,为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作出更大贡献。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梅影)记者昨(21)日从泸州博物馆获悉,为丰富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泸州博物馆将于1月24日至3月10日期间举办“和合...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