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阮长安
泸州日报记者 周雪梅 实习生 刘钰汶
量才量能、真人真景、实习培训……按照“弱什么强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刚刚结束的泸州市新时代干部递进培养计划年轻干部“铸魂工程”培训班返岗实训中,52名首批参与“影子培训”的年轻干部,通过一对一全天候跟岗学习,努力做到“五同步”“五自主”“五坚持”和“五提升”,实现了实践能力的阶段性提升和综合素养的持续性成长,增强了攻坚克难的本领。
加强干部培训是党的优良传统之一,但一些培训存在针对性不够、实效性不强的问题,正是这样的一些原因,让干部的培训效果并不明显。“影子培训”就是一种针对干部问题出发的培训,是在新形势下,通过新的学习方式,通过“如影随形”式的一对一的全天候跟岗学习,在真实工作环境和工作场景中,细致观察领导干部日常工作行为,避免干部“闭门造车”,用老思维解决新问题。更好地贴合干部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实现了从书本上走向实践。
泸州市通过结合工作实际,按照“五同步”“五自主”“五坚持”和“五提升”的要求,让年轻干部细致观察优秀领导干部日常行为模式、语言艺术,反思求教自身在思维和行动上的误区盲区。突破愿不愿干的“心理关”、敢不敢干的“担当关”、会不会干的“能力关”、善不善干的“质量关”,达到实践能力和理论领悟的双提升。运用“看、听、问、思、议”,破解思维盲区、观察领导艺术、思考决策行为、交流跟岗感受。通过这种方式,使得老干部的长处与年轻干部短处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同时,泸州市委组织部还通过统筹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根据52名培养对象的培训需求,泸州在全市择优遴选具有一定理论功底、思维视野开阔、实践经验丰富、干部群众公认、热心“传帮带”的首批实践导师,包括8名县(区)党政负责同志、31名市级部门负责人、12名国企高管和1名街道党工委书记。通过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查漏补缺,让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传授工作经验和技巧,同时吸取年轻干部的创新思维和活泼气氛,落实“影子培训”的精髓。
两周时间下来,“师徒”双方都说“收获大”。侯金佐是泸州市投资服务中心主任,一直在机关工作,基层工作经历是短板。本着“缺啥补啥”原则,他选择跟岗江阳区茜草街道党工委书记付海兵。跟着付海兵走街串巷、处理居民纠纷、协调征地拆迁。几天下来,他感受很深:“与群众打交道很有学问,真情、担当、技巧,少了一样,工作都干不好。”
“徒弟”学到本领,“师傅”也受到启发。泸州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毅贤说,培训中“徒弟”和“师傅”经历不一样、角度不一样,有助于互相理解、换位思考,对做好今后本职工作很有好处。
在“影子培训”座谈会上,“师徒”们一致对这一探索点赞。通过督促干部持续开展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能力,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工作态度,让“影子培训”发挥关键作用。
据泸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影子培训”是泸州市干部专业能力提升工程的探索之一,贴近经济社会发展一线,着重实演实战实操,进一步精准实施专业化能力培训。
新闻推荐
“我们楼下的巷子里,有家餐馆天天烧煤,煤烟飘上来呛得我们楼上的居民连窗户都不敢开。”近日,市民胡先生通过泸州新闻网·川...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