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新闻 含山新闻 和县新闻 当涂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马鞍山市 > 当涂新闻 > 正文

博蜂生物蜂蜜产销两旺丰收莓景南圩粮仓机械化收割大公

来源:马鞍山日报 2016-04-19 11:06   https://www.yybnet.net/

博蜂生物“蜂蜜”产销两旺

丰收“莓”景

南圩粮仓机械化收割

大公圩油菜花海

碧波荡漾的石臼湖

黄池茶干自动化生产线

大青山春色

生态大青山

湖阳大白宕河蟹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

“蟹王、蟹后”争霸赛

□文/吴黎明

核心提示

农业不仅有经济功能,还有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功能。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多元化、个性化、生态化消费趋势的出现,为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提供了巨大空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必须充分发挥农村的独特优势,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的新产业新业态,促进“接二连三”,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让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2015年,当涂整县制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当涂属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中国生态养蟹第一县。全县耕地面积51.8万亩,水面面积34.5万亩,水产养殖面积约26万亩。近年来,当涂县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围绕“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农业发展路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确立了“1235”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成为现代农业的一个样板。

农民收入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成果的标尺。国家统计局当涂调查队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当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07元,同比增长9.2%,当涂农民收入连续13年位居全省县级第一。比全国、全省、全市的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高出6685元、7286元和1776元;增速比全国的8.9%高出0.3个百分点、比全省的9.1%高出0.1个百分点、比全市的9.1%高出0.1个百分点。

“一产”如何强起来——▲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五大基地形成差异化供给侧

“十二五”期间,全县优质粮油、生态水产、规模畜禽、绿色蔬菜、特色林果等五大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调整,形成了以大公圩和南北圩为重点的优质粮油种植基地,粮食播种面积70万亩、水稻优质率95%和油菜播种面积14万亩、优质率97%;以湖阳圩、大公圩为重点的水产生态养殖基地,生态养殖面积25万亩、特种水产品比重达64%;以护河、湖阳、塘南等乡镇为重点的畜禽规模养殖基地,生猪和家禽规模养殖分别为12.8万头和499万只,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75%;以江心、黄池、护河等乡镇为重

点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7.6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1.1万亩;以护河、大陇等乡镇为主的特色果品生产基地1.5万亩。

2015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75.24万亩,总产33.5万吨,增长1.9%。其中水稻45.03万亩,总产22.76万吨;小麦25.45万亩,总产8.98万吨;油菜籽种植面积15万亩,总产2.85万吨;棉花种植面积1.95万亩,总产0.15万吨。在全县实施2个万亩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亩产达221公斤;实施4个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亩产为711公斤。全县水产养殖面积

26万亩,其中水产生态养殖面积25万亩;实现水产品5.75万吨,其中河蟹产量1.38万吨,特种水产品比重64%。生猪饲养量17万头,其中规模饲养12.5万头;家禽总饲养量680万只,其中规模养殖586万只;肉总产1.52万吨,禽蛋总产5046万吨,全县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76%。蔬菜、瓜类播种面积达7.7万亩,产量14.6万吨。设施蔬菜种植面积1.1万亩,订单蔬菜生产面积2万亩。有林面积19.1万亩,其中2015年植树造林7289亩,预计森林覆盖率20%(除去水面)。

▲保障

农产品质量安全,24个标准化生产园区一片绿色

加强落实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目前,全县“三品”认证总数达到40个,三品认证农产品比重为21.64%。充分利用当涂农业信息网、“三农之窗”农情信息手机短信万人服务平台等现代传媒,深入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普及农业法律知识,提高农民守法意识和依法行政水平。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资市场专项整治系列集中执法行动,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自2010年以来,定性抽检农产品样品7597份,检测全部合格;定量抽检农产品和农资产品740个,抽检合格737个,立案查处不合格的3个。

全县涌现出省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基地园区24个。其中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当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湖阳大白宕河蟹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黄池食品(集团)公司万头猪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3个:当涂县贤进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场、马鞍山市三得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当涂县均庆河蟹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当涂县雨顺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当涂县花津湖水产品有限公司、当涂县苦菜圩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当涂县海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马鞍山市桃花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马鞍山市绿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马鞍山姑溪河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当涂县顺达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当涂县乌溪七房蟹苗养殖专业合作社、马鞍山市海滨水产品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当涂姑孰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1个:当涂县农业产业化集群示范区。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场、园)6个:当涂县均庆合作社河蟹养殖基地、龙山桥粮油工贸公司水稻种植基地、贤进渔业发展公司河蟹养殖基地、双潭湖养殖公司河蟹养殖基地、富贵禽业公司养殖场、龙大葡萄合作社葡萄园。

▲增强

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新技术新成果遍地开花

积极引进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和加大与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大力开展水稻绿色模式攻关,促进粮食单产提高、品种提升;大力推广水稻育插秧、油菜机收等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全县粮食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2015年达75%;连丰种业公司与南农大产学研合作项目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先后建成;苦菜圩公司青虾繁育场成为全市首家省级水产良种场,青虾繁育技术得到有力提升;水稻、油菜、棉花新品种通过审定达11个。与此同时,着力提升科技推广水平。全县现有各类推广机构17个,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6个,乡(镇)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11个,全县有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近280人,大专以上农业技术人员占比80.62%。全县持专业证书的劳动力比重近50%。每百户农户拥有计算机35台,位居全省前列。农业综合服务信息覆盖到所有乡镇,县农业部门在全县建立了手机短信平台,为乡镇农业技术人员、种养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主要成员、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负责人提供各类农业信息服务。12316专家热线覆盖全县11个乡镇,覆盖率达100%,农户可随时拨打专家热线,接受农业专家咨询。

▲提升

规模化经营水平,六成二轮承包耕地面积实现流转

截至2015年底,全县土地流转面积25.8万亩,占农户二轮承包耕地面积的61%,土地流转涉及农户40795户,其中流出户31365户,流入户9429户。土地流转方式中转包的10.56万亩、转让的0.5万亩、租赁的11.34万亩、互换及其他形式的3.4万亩。土地经营权流转呈现流转主体的多样化、流转面积的规模化、流转期限的长期化、流转程序的规范化等特点。土地流转为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提供可能。

该县本着“规范指导、质数并重”的原则,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截止到目前,全县发展合作社372家,比去年新增33家,合作社成员达8719人,带动农户44627人。各级示范社达50家,其中国家级8家、省级4家、市级12家。国家级8家,即:马鞍山市神峰蜂业专业合作社、当涂县南北圩农机专业合作社、当涂县龙升粮油专业合作社、当涂县黄池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马鞍山市徽农粮油专业合作社、当涂县益农棉花专业合作社、马鞍山市五谷禽业专业合作社、当涂县乌溪镇七房蟹苗养殖专业合作社。省级5家,即:马鞍山市园艺果品专业合作社、当涂县均庆河蟹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当涂县江心乡联盟瓜果产销专业合作社、马鞍山市海滨水产品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当涂县其龙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

除了合作社,该县还鼓励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生产型龙头企业按照依法、有序、自愿的原则进行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增强新型经营主体辐射带动能力,提高企业经营上规模、产品上档次、效益上水平。截至2015年底,涌现出规模种粮大户250户,其中千亩以上大户21户。

“二产”如何壮起来——

▲加快

农业产业化进程,42家产业化企业昂起“龙头”

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促进农业龙头企业产品上档次,经营上规模,效益上水平,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功能,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全县涌现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2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9家、市级32家;69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80.6亿元,增长16.34%。国家级1家,即:马鞍山黄池食品(集团)公司;省级9家,即:当涂县甜润米业有限公司、安徽省雪润食品有限公司、马鞍山市安康菌业有限公司、当涂县龙山桥粮油工贸有限公司、马鞍山神农种业有限公司、安徽省连丰种业有限公司、马鞍山市当涂县石臼湖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当涂县贤进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徽东吴众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实施

品牌战略,一批农产品跻身“明星”品牌行列

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品牌争创和宣传推介,提升品牌市场占有率和美誉度。“十二五”期间,该县积极组织农业企业参加北京、上海、合肥等地大型农展活动,宣传推介名优农产品。举办桃花节、大陇葡萄节等农业节庆活动,以休闲农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全县农产品拥有地理标志产品1个(石臼湖螃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园艺鲜桃),国家驰名商标1个(金菜地),中国名牌产品1个(海狮牌巾被),省著名商标7个(金安康、甜润、太子仓,神恩、果满园、“东吴众缘”、“雪润”)、省名牌(农)产品6个(“金菜地”牌茶干、辣酱、小菜,“甜润”牌金丝软米,“贤进”牌河蟹,“雪润”牌速冻食品);姑溪河大闸蟹荣获了最佳口感奖、最佳种质奖和金蟹奖,被评为徽蟹十大品牌;“三品”认证总数达40个。

“三产”如何活起来——

▲优化

休闲农业产业布局,打造3条休闲农业观光走廊

在主导产业布局的基础上,沿314省道、围乌路及环大青山沿线,重点培育发展大陇乡葡萄、桃花村鲜桃、护河镇草莓、石桥镇四季果业、姑孰镇花卉苗木、黄池镇蔬菜、塘南乌溪河蟹等“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以绿野、甑山、太白等为代表的农业生态园、以环大青山万山村、詹村、桃花村为代表的农家乐,在此基础上,结合李白墓、谢公祠、甑山寺、当涂民歌、诗城盆景、当涂布景画等为代表的旅游景点及非物质文化,以点连线,借景发展,初步形成314省道、围乌路及环大青山沿线3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观光走廊。

▲文化

内涵融入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带动现代农业

依托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结合万山水系改造建设,以名人诗词为内容,建设“万山诗林”项目,进一步丰富美好乡村建设的文化内涵。挖掘当涂境内各类特色文化,结合市级历史文化名镇——黄池镇的资源禀赋,编制食品文化旅游项目,打造以黄池食品公司为主体建设食品文化一条街、食品工艺展示馆。启动恢复湖阳大邢村等古村落的历史风貌和特色景观,对具有自然、人文、民俗风情等特色的镇村进行开发和包装。将李白文化、水乡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和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融入旅游景区和美丽乡村建设,举办桃花节、龙舟赛等各类活动,打响各类文化品牌。

与此同时,全面启动农家客栈提档升级工作,统一设计、统一建设。首批选定9户农家客栈示范户,共45间客房、76张床位,已改造完成并对外经营。积极引入专业经营管理公司,按照“公司+农户”模式,采取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营销、统一收费、统一管理等“五统一”标准,进行经营管理,进一步做大做强农家客栈。组建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投资发展公司,最大限度整合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探索出一条专业化发展新路子。策划、包装、打造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加大旅游推介和宣传营销力度。甑山生态园、绿野生态园与上海、南京等地多家旅行社成功合作,开始批量接待上海、南京等地“乡村旅游团”。

实施“1235”工程 加速一二三产业融合

——当涂县农委主任徐克才谈现代农业“十三五”

2015年,当涂整县制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十三五”期间,该县将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总要求,依托当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平台,积极实施绿色增效、品牌建设、科技推广、主体培育、改革创新“五大示范行动”,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结构,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道路。日前,当涂县农委主任徐克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畅谈该县“十三五”期间发展现代农业的实施路径。

问:为推动“十三五”期间现代农业发展,当涂农业推出“1235”工程,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实施“1235”农业发展工程,即加快建设一个农产品加工园区(黄池农副产品加工园区),重点建设姑孰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渔业示范区两大核心示范区,着力打造沿314省道、围乌路及环大青山三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观光走廊,全力做稳粮油、做优水产、做大果蔬、做精畜禽、做深农产品加工五大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问:“1235”农业发展工程提出,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要求,调优一产、做深二产、搞活三产,推进一二三各产业合理布局融合发展。那么,产业如何布局?

答:一是主导产业布局。

优质粮油产业。粮食生产区域主要分布在南北圩、大公圩六乡镇、姑孰连千圩、太白四小圩,总面积30万亩。油菜籽生产区域与水稻同区轮作,总面积15万亩。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10万亩粮油生产基地,即丹阳湖南北圩6万亩粮食生产基地、石桥黄池3万亩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基地和连千圩1万亩良种繁育基地。

生态水产产业。生产区域主要分布在湖阳镇、乌溪镇、塘南镇、石桥镇、大陇乡、石臼湖、双潭湖、姑孰苦菜圩,生态养殖面积26万亩。“十三五”期间,编制当涂现代渔业示范区总体规划并组织实施,重点发展18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即以湖阳为核心的6万亩河蟹池塘生态养殖基地,以塘南、大陇为核心的10万亩河蟹河沟生态养殖基地,规范建设乌溪2万亩蟹苗培育基地。同时建设好以牧牛湖为核心的河蟹出口基地。

规模畜禽产业。生猪生产区域主要分布在姑孰、护河、石桥、黄池;肉蛋禽生产区域主要分布在围乌路两侧的姑孰、护河、塘南、石桥、乌溪、大陇;水禽生产区域主要分布在石臼湖、运粮河、姑孰河等沿河水网密集地区。“十三五”期间,在资源承载和环保的前提下,按照农业节能减排的要求,发展适度的规模畜禽养殖业。重点培育和发展肉蛋禽规模养殖小区(场)和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禽类规模饲养量600万只,生猪规模饲养量13万头。

精品果蔬产业。蔬菜:加工型蔬菜生产区域主要分布在黄池镇,保供型蔬菜生产区域主要分布在江心乡、姑孰镇、护河镇、乌溪镇,水生蔬菜生产区域主要分布在湖阳镇。林果:苗木花卉生产区域主要分布在314省道及围乌路沿线。特色水果生产区域主要分布在环大青山沿线及大陇乡。“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4万亩蔬菜及葡萄(草莓)生产基地,即黄池加工型蔬菜生产基地1万亩、江心保供型蔬菜生产基地1万亩、环大青山1万亩果园、大陇护河1万亩葡萄(草莓)园。

二是加工产业布局。

蔬菜食品加工区域主要集中在黄池农副产品加工园区,肉禽加工区域主要集中在县经济开发区,水产品加工区域主要集中在石桥水产品加工园区,粮油类加工区域主要分布在产粮主产区。“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黄池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农产品加工产值实现160亿元,比“十二五”翻一番。

三是休闲农业产业布局。

“十三五”期间,在主导产业布局的基础上,沿314省道、围乌路及环大青山沿线,重点培育发展大陇乡葡萄、桃花村鲜桃、护河镇草莓、石桥镇四季果业、姑孰镇花卉苗木、黄池镇蔬菜、塘南乌溪河蟹等“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以绿野、甑山、太白等为代表的农业生态园、以环大青山万山村、詹村、桃花村为代表的农家乐,在此基础上,结合李白墓、谢公祠、甑山寺、当涂民歌、诗城盆景、当涂布景画等为代表的旅游景点及非物质文化,以点连线,借景发展,打造314省道、围乌路及环大青山沿线三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观光走廊。

问:“1235”农业发展工程还提出了五项重点工作,具体内容又是什么?

答:一是开展绿色攻关,实施绿色增效行动。围绕当涂优质粮油、生态水产、精品果蔬、规模畜禽四大产业,实施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渔业绿色健康养殖模式攻关等绿色攻关,推广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打造10个现代产业园,(湖阳河蟹产业园、南北圩粮食产业园、青山林果产业园、大陇葡萄产业园、乌溪蟹苗产业园、塘南河蟹产业园、黄池蔬菜产业园、护河果蔬产业园、江心生态农业产业园、姑孰现代农业产业园),努力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体系。2016年,每个产业选择2-3个示范基地开展绿色攻关并总结经验。

二是积极争优创牌,实施品牌建设行动。围绕当涂姑溪河螃蟹、黄池食品加工、南北圩大米、大陇葡萄、江心蔬菜等优质农产品,加快农业“三品一标”认证步伐,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鼓励各类经营主体争创驰名商标、安徽省著名商标、安徽名牌农产品,充分利用农交会平台,集中宣传推介当涂知名农产品品牌,打造品牌农业,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2016年组织企业参加三大农展,举办农业节庆4-6场,发展“三品一标”3-5个,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不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三是强化科技支撑,实施科技推广行动。健全并完善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与经营性服务体系融合,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农机农艺融合项目、实施农业物联网工程、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实施优质良种育繁推项目等科技推广行动,构建以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为主,经营性农技推广服务为补充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2016年完善农业科技人员结对服务机制,推广稻虾共生循环种养基地面积不少于1千亩,农业物联网示范点9个,育秧工厂3-5个,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1%。

四是培育壮大龙头,实施主体培育行动。依托当涂经济开发区及建设中的黄池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平台,实施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壮大工程,不断培育壮大黄池食品(集团)公司、雨润百瑞肉食品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打造龙头企业“甲级队”。加快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逐步建立起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为骨干,以专业合作社、产业化联合体和龙头企业为纽带,以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保障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6年,黄池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完成标准厂房10栋,实现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90亿元,增幅12%以上。

五是大胆实践探索,实施改革创新行动。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深化改革,加快农村综合改革步伐,全面完成农村产权确权登记办证,积极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大力拓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通过改革,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增添动力。2016年,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迎接省市验收,制定全县股改方案,选择有条件的村开展股份制试点工作。

“十三五”期间还将实施农业发展重大项目18个总投资64亿元。2016年计划投资8.4亿元。

田野里长出来的“金字招牌”

★农民收入连续13年位居全省县级第一

★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中国生态养蟹第一县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

★全国著名水产大县

★全国河蟹生产强县

★全国农业(中华绒螯蟹)标准化示范县

★国家商品粮基地县

★全国油料百强县

★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

★中国优质河蟹苗种第一镇[乌溪镇]

★中国贡蟹之乡[湖阳乡]

★中国河蟹产业第一镇[塘南镇]

★中国河蟹之乡[大陇乡]

★省农业产业化“121”强龙工程先进县

★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

★省标准化水产养殖示范县

★省水产跨越工程先进县

★省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先进县

★省级平安渔业示范县

★第四批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本版图片由当涂县委宣传部、王文生提供

新闻推荐

紫云英盛开乡村美丽风景线

4月18日,几名市民在博望区丹阳镇美丽乡村双尹村盛开的紫云英花海踏春。连日来,双尹村400亩紫云英竞相绽放,姹紫嫣红,在双尹村白墙黑瓦徽派农舍背景中显得格外壮观漂亮...

当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当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购买农机正当时2016-04-21 11:04
评论:(博蜂生物蜂蜜产销两旺丰收莓景南圩粮仓机械化收割大公)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