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接二连三”的星星之火,让当涂县的农业产业化和休闲农业产业呈燎原之势。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突破50家,2015年农产品加工产值逾80亿元,是农业总产值的两倍多,并形成314省道、围乌路及环大青山沿线三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观光走廊。
规模经营,引入现代产业组织方式
黄池镇劳动村的春耕有点特别,菜农们正在菜地里忙着收割菜薹;村头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里,菜农们正忙着分拣、过秤。合作社理事长武骏说:“这些菜薹都是出口到日本的,今年的订单有300吨。3月初开始收购,4月初全部出货。”除菜薹外,还有青刀豆、紫苏、甜玉米、番茄等农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每年出口量达到5000吨,每年可为菜农增收300多万元。
村民李玉宝说:“2亩田一年套季种蔬菜,纯收入有1.2万多元,不出村子就把菜卖掉了,合作社是个好组织。”目前,合作社现有注册社员105人,蔬菜种植基地4000亩,辐射带动周边7个行政村520余户种植蔬菜。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出现,为农业供给侧改革从产业组织方式上提供了可能。截至目前,全县发展合作社372家,合作社成员达8719人,带动农户44627人。除了合作社,该县还鼓励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生产型龙头企业按照依法、有序、自愿的原则进行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增强新型经营主体辐射带动能力,提高企业经营上规模、产品上档次、效益上水平。截至2015年底,全县土地流转面积25.8万亩,占农户二轮承包耕地面积的61%,涌现出规模种粮大户250户,其中千亩以上大户21户。
土地流转又将农村剩余劳动力释放到“接二连三”产业中,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人力支持,土地流出户则拿起了“双薪”。李启飞的5亩地流转给一家农业公司,每亩每年流转费675元,每亩140元的种粮补贴还归个人所有。夫妻俩在镇上一家食品企业上班,年收入8万多元。国家统计局当涂调查队调查显示,2015年,该县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9757元,同比增长11.0%,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63.3%。土地流转租金收入,即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622元,同比增长37.7%,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1.2%。
新闻推荐
2016年市委第一轮巡察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内部巡察动员培训会召开 深化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
本报讯(记者邓婷婷)4月14日,马鞍山市召开2016年市委第一轮巡察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内部巡察动员培训会。会议总结交流了2015年市委第三轮巡察工作经验,动员部署今年市委第...
当涂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当涂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