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新闻 含山新闻 和县新闻 当涂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马鞍山市 > 马鞍山新闻 > 正文

节能减排促转型发展 绿色经济显澎湃动力

来源:芜湖日报 2014-03-03 10:24   https://www.yybnet.net/

近年来,从优化产业结构到突出重点领域,从淘汰落后产能到推进资源循环利用,芜湖市不断加大节能减排投入,努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显示出澎湃动力。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率队来芜调研,对芜湖市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发展突出位置,以节能减排促进绿色发展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责任到位 主动聚焦绿色经济引擎

“开创绿色、低碳发展新局面”,这是芜湖市第九次党代会上对芜湖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明确要求。“十二五”以来,芜湖市先后编制了《芜湖市节能“十二五”规划》、《芜湖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芜湖市低碳“十二五”规划》等,制定全市“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方案及年度工作方案,明确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一条加快转型、绿色发展的道路日渐清晰。

“我们把节能减排任务完成情况和工作落实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市政府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说,芜湖市强化年度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落实奖励措施,以考核评价机制引导、推动绿色发展。全市一盘棋,加强节能减排形势预警,定期发布各地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及时调度规模工业和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生产经营情况,调整相应工作措施。市节能办和减排办分别组织督查组,加强对各县区、开发区和节能减排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的督促检查,推进目标任务的落实。

产业是节能减排的主战场。芜湖市把考核引入“挑商选资”具体工作中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审核管理规定,强化新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审查,从严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扩张。从项目布局开始,落户芜湖的企业要接受严格的能评、环评,实现源头控制高能耗项目落户。

正是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把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指标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大幅提高节能减排、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指标分值,引导和推动着各级党政部门发展理念不断转变,转变到更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上来,打造新的经济引擎。

优化结构

产业升级打造“助推器”

走进经开区信义光伏玻璃,满眼都是墨绿色的太阳能电池板。在自行车棚,在办公楼顶,在厂房屋顶,一切空间都被充分利用起来,一块块别致的电池板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这些都是利用信义生产的超薄光伏玻璃制作的电池板,信义玻璃超薄、透光率高,是太阳能电池板的首选。”公司一位负责人介绍说。据了解,目前该公司依托太阳能电池板建成了35兆瓦的光伏电站,全年至少生产3500万千瓦时的电量。

信义玻璃落户芜湖以来,浮法玻璃、汽车玻璃等产业发展迅速。在生产过程中,该公司坚持使用天然气为生产主要燃料,虽然增加了产业成本,却换来了排污量的持续减少。公司还充分利用玻璃熔窑废气进行余热发电,完成装机容量21兆瓦余热发电项目。2013年,该公司余热发电和太阳能光伏电站发电量总计达到14500万千瓦时,占到信义芜湖工业园生产、办公总用电量的40%。芜湖信义玻璃在为市场提供节能环保产品的同时也实现了清洁生产。

以信义玻璃、鼎晟能源为代表的光伏发电“从无到有”,发展迅速,成为芜湖市优化能源结构的缩影。目前芜湖市光伏发电实现装机容量56兆瓦,严桥48兆瓦风电场项目开工建设,南陵凯迪30兆瓦生物发电项目投产运行,天然气消费增长80%。“十二五”以来的3年里,芜湖市通过能评控制,核减不合理能源消费约20万吨标准煤。累计关停小水泥产能15万吨、烧结生产线11条、关停石灰窑45家。加大钢铁、水泥、石灰窑、砖瓦窑等落后产能的关停并转力度,实现污染物排放量的“腾笼换鸟”。

三安光电、德豪润达、长信科技等企业的快速发展,背后是芜湖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的战略选择,这也是芜湖市推动结构减排的重要举措。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转型发展要求,芜湖市把汽车和装备制造业确定为首位产业,谋划培育10大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园区招商引智和产业集聚发展。近年来芜湖市相继开工建设通用航空、工业机器人、循环经济产业园,机器人、新型显示产业获批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在狠抓第二产业升级的同时,制定了培育服务业重大增长点的实施方案,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弋江区服务外包、镜湖区中央商务区、鸠江区文化创意产业园等5家集聚区迈入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行列,数量居全省之首。2013年全市首位产业实现增加值535亿元,占规模工业42.8%;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360亿元,增长23%,占规模工业28.8%。现代物流、金融、文化创意、服务外包和旅游五大现代服务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6亿元,增长18.2%。

以点带面

重点领域领衔示范

采矿场里废弃的尾矿砂、发电厂内积淀的粉煤灰、木业公司剩余的刨花料……这些人们眼中的垃圾经过合理的配比和加工,就可以华丽变身为节能保温型加气砌块、美观的灰砂砖和施工便捷的石膏板,成为芜湖绿色建材市场上的明星产品。记者从市墙革散装水泥办公室获悉,2013年芜湖市新型墙材产量达30亿标块,新墙材建筑应用面积比例达98.8%,继续领跑全省。据测算,去年芜湖市新墙材产量按挖土2米深计算,可节约土地4950亩,节约能源18.6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硫废气排放3720吨,综合利用废渣180万吨。

日前,在安徽振利节能公司车间,一条年产30万吨预拌砂浆的生产线快速运转,两辆来自马鞍山的罐装车排队等待装货。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预拌砂浆生产中大量利用废渣等固体废弃物,既降低了成本,又节约了资源,减少了空气污染。从新型墙材到散装水泥,再到推广使用预拌砂浆,芜湖市建筑节能始终走在全省前列。新建建筑节能设计率与节能施工均保持100%,芜湖金融服务区等一批建筑项目获得绿色建筑星级标识。

大力推广“沥青路面冷再生”新技术,建设更环保、更节能的城市道路;城市公交服务向城区周边、工业园区、社区延伸覆盖,1200辆公交车中天然气车700辆,占比近60%,乘坐公交车40分钟内免费换乘;12000辆公共自行车、553个租赁站点、5.4万张自行车卡,骑自行车逛街成为芜湖大街小巷的绿色风景;全市城区公交车万人拥有标台数达11.4标台,已超过国家园林城市万人公交车拥有最低10标台的标准……这些芜湖打造绿色交通的每一步努力,都为市民的低碳出行提供了坚实保障。除了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芜湖市制定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方案,深入推进工业、公共机构、商业流通、农业农村等领域节能,以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带动全市节能减排工作。

据统计,“十二五”以来,围绕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芜湖市谋划实施重点节能项目200余个,预计年节能30余万吨标准煤。组织实施总量减排重点项目142个(其中水减排项目58个,气减排项目84个),分别减排化学需氧量13482吨、氨氮1105吨、二氧化硫13887吨、氮氧化物18016吨。芜湖市列入“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列入全国第三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完成了全市废旧商品回收利用布点。开展千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全市120家重点用能单位(企业)均完成了年度节能目标任务,“十二五”以来共计实现节能量100余万吨标准煤。

芜湖海螺36兆瓦余热发电工程、南方建材9兆瓦余热发电工程、信义玻璃21兆瓦余热发电工程、三安光电高效节能半导体照明LED(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芯片产业化项目、楚江铜合金线材生产线节能综合改造项目……近年来,一批重点节能项目投入使用,不仅为芜湖市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成为推进节能减排的助推器。

加大投入

勾画生态文明新景象

走进南陵大浦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满眼都是葱翠的绿色。特色花卉、名优苗圃、科普植物园,各种植物都在这里蓬勃生长。为众多植物提供育秧育苗服务的组培中心、驯化中心、自动化育秧育苗生产中心全部是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通过地下水源热泵技术满足植物对温度、湿度的要求。以2万平方米的组培中心为例,全年常规能源替代量为172.7吨标煤,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年减排量分别达到426.57吨、3.45吨。为适应种苗不同阶段对环境的苛刻需求,驯化中心采用电脑地热控制系统,能准确的调控温度、湿度和光照,保证种苗长年供应。每年驯化种苗700万株,产值达3000多万元。

为打造现代农业的示范项目,大浦瞄准科技、绿色、低碳、循环农业,把节能环保工程与各项基础设施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投入使用。目前,已经实施了利用地热系统、太阳能等节能环保设施共八大工程,全年常规能源替代量1704.82吨标煤,二氧化碳减排量4210.91吨,二氧化硫减排量34.1吨,粉尘减排量4.7吨,烟尘减排量12.36吨,节约费用418.94万元,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成为芜湖市建设生态文明的一大亮点。

“除了节能减排的发展理念,还需要真金白银投进去,有针对性地打造重点示范工程,形成良好的带动效应。”据介绍,“十二五”以来,芜湖市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省级资金支持,组织申报各类节能减排项目80余个,其中包括中央预算项目21个,累计争取补助资金超5亿元。

“实施循环经济‘百千万\’示范工程,深入推进企业间资源共享、副产品互用和企业内部节约利废,做好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循环经济在芜湖已经渐成气候。目前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70.6%,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99%。奇瑞被列入全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海螺、新兴铸管、楚江投资集团等15家企业先后被列为全省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一根根埋在地下的污水管道,把千家万户的污水导向处理厂。芜湖市启动“三年大截污”工作,对近300家老旧小区和单位进行了雨污分流改造,新增污水管网近千公里,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能力28.5万吨/日。

一盏盏路灯在照亮群众安全出行的同时,也成为芜湖市节能的战场。通过加大节能环保产品推广应用,芜湖市累计推广高效照明产品30万只;实施城市路灯LED改造工程,推广应用LED路灯6万余只。

近年来,市级财政不断加大对重点节能减排工程、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应用支持力度,安排专项资金对120余个节能减排项目给予支持,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占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增加。“投进去真金白银,我们要换回来的是蓝天碧水的绿色芜湖。”市发改委一位负责同志介绍说,每一笔事关节能、减排的投入,换回来的都是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景象。

据统计,“十二五”前三年,芜湖市单位GDP能耗分别下降4.08%、4.88%、3.53%,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 本报记者 王磊 文 陈洁 摄

新闻推荐

中秋节假 单日最高发送2.5万人次10日起公铁再迎新生高峰

本报讯(记者 杨友艺 实习生 管群 王月)记者昨天从公铁两站得到的相关数据显示,9月5日至8日,芜湖长途汽车客运站总计发送旅客8.7万人次,9月6日单日发送客...

马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马鞍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神山古意也诗情2014-03-21 10:18
猜你喜欢:
评论:(节能减排促转型发展 绿色经济显澎湃动力)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