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肖文
警灯闪烁,警笛长鸣, 一分钟内出警,风驰电掣般赶往一个个危险的火灾、抢险、紧急救援现场,无论严寒酷暑;越是逢年过节合家团聚的日子,他们越是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1天24小时,随时待命,时刻准备着出警;一次次化解险情,守护着万家灯火……5月13日早上5点多,记者来到贵池区消防中队,参加了消防官兵们的日常训练和出警,感受其中辛苦和危急。
5月13日清晨5点50分,贵池区消防中队门前,天空透着清丽的蓝色,隐隐几缕朝霞浮动,显得格外静谧。
6点,一声长哨响起,区中队副队长濮伟和其他的队员们迅速地起床、穿衣、洗漱。6点10分,全员准时在车库前列队集合,开始晨练。晨练内容是围着中队大院跑圈,大约要跑3000米,然后是吊单双杠,活动一下筋骨。
7点30分,战士们陆续吃完早饭,再次在车库前集合,准备每天例行的装备检查。
“生命铠甲”重达20多公斤
7点40分,进入装备检查时间,消防车库卷闸门打开,8辆消防车汽笛齐鸣。队员们将消防车陆续开到室外,随后,车厢打开,他们认真细致地检查每一种器具。
8辆车作用各不相同,有消防水罐车、抢险救援车、登高喷射车,各个车厢里琳琅满目,摆放着不同的设备,每项设备都有专人负责。在抢险救援车上,记者看到了微型切割器、液压切割机等77种器械。由于出警频繁,器械设备有可能在颠簸中损坏,因此每天早上都要检查并报告检查结果,有问题的设备立即修补。
车库里面还整齐地摆放着消防队员的战斗服、头盔、消防靴等出警装备,共有11件之多。记者脱下鞋试穿了一下,费了很大的劲才将厚重的战斗服穿好,感觉既闷热又臃肿,行动起来很不方便,再系上安全腰带,戴上头盔,感觉让人吃不消了。
濮伟说,虽然穿着有点难受,但这却是消防队员的“生命铠甲”,重达20多公斤。战斗服有四层,中间两层采用特殊材料制成,有隔热阻水的功能,
(下转A3版)
(上接A1版)虽然笨重,给消防队员的行动增加难度,但对消防队员在各种恶劣环境下起到了保护的关键作用。只要警铃响起,从接到任务到战士们穿戴整齐,再到车辆驶出营房,时间限制在1分钟内,这是硬指标,必须保证第一时间赶到火灾现场。
“飞”上四楼只需11秒
9点,战斗班班长毕艳东带着十几名消防兵来到训练场,当天的训练科目是爬绳攀登、双干线出三支水枪操。
只见训练场上有一个五层的高楼,一名战士身上挂着保险绳,迅速冲到训练楼下,顺势抓住绳索向上攀登,他鼓着劲,依靠双臂力量,奋力向上攀登着,前后仅11秒钟,就已经蹬到了4楼。“我们常讲‘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多争取一秒钟,就能多挽救一条生命,所以,我们要求行动中动作要迅速。抢险救灾对消防员的体力和力量要求很高,这个科目就是训练队员上臂力量的。” 毕艳东告诉记者。
双干线出三支水枪操是检验队员之间的配合、车辆远距离铺设水带的实战训练。一辆消防水罐车开入训练场,队员们对车上的器械进行了检查,各项工作准备完毕后,随着班长一声令下,六名队员迅速抄起水带,队员之间团结协作,默契配合;提带、甩带、拉带、接口、出枪,整个训练过程一气呵成。训练看似容易,可其实不然,水枪的后坐力很大,如果没有很好的臂力根本不能操作自如,这也是消防训练多注重力量、体能训练的原因。
时刻坚守岗位
履行神圣职责
早上6点起床,6点10分出操,6点40分整理内务,打扫卫生;7点10分吃早饭,9点开始训练,12点午餐午休,如果没遇到出警,14点30分继续训练至17点。这就是消防队员每天的生活内容,到周末,队里会举行娱乐活动,丰富队员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去年12月来到队里的新兵王阳阳,今年刚满20岁,是马鞍山人。他告诉记者,刚来的时候觉得挺新鲜,为能成为一名消防战士而感到自豪,但时间一长,他便感受到履行消防职责的那份艰辛,新兵第一年不能回家,到春节时特别想家,平时也不能外出,开始挺喜欢出警的,因为可以看看外面的世界。
执勤中队长助理王金武说,这里的战士大多在20到30周岁,除了日常的训练和车辆例行保养外,消防官兵们还要进行业务理论和政治理论学习。在训练之余,他们通过开展各种理论学习和专项政治教育,确保队伍思想高度稳定。——还是那句话,警铃随时都会响起,市民随时需要他们。
一分钟内出警
似利剑出鞘
消防队不仅担负灭火任务,还承担着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群众遇险事件等高危险、高难度的救援工作。
下午5点21分,警报声划破中队的宁静,空气中顿时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值班室电脑随即自动广播着支队传来的出警信息:“站前区往大学城方向陵阳大道09号路灯杆处,小货车与面包车相撞,两人被困车中。”全体队员纷纷冲向车库,许多队员还穿着背心短裤,在一分钟的时间内,队员们迅速穿好装备,一个个敏捷地登上1米多高的消防车驾驶室,在尖锐的警鸣声中,快速向事发地点驶去。车上队长肖培武在和事故现场的民警通话,了解事故情况,队员们则整理着自己的战斗服和装备,大家神情严肃。不过几分钟后事故现场传来消息,被困人员已经在民警的帮助下脱困。在了解到被困人员已上救护车后,肖培武指示全队返回,车上紧张的气氛终于缓和下来。
返回途中,肖培武说:“经常遇到中途返回的情况,但遇到紧急情况人身安全是最重要的,因此即便是没有弄清情况,我们也要去。”
贵池区消防中队主要负责贵池区的消防安全保卫和灭火抢险救援任务,现有消防员23名,去年全年接警800多次,平均一天2次。遇到节假日,灭火任务更重,队员们几乎都在灭火抢险中过春节。虽然任务繁重,压力很大,但战士们无人抱怨。
新闻推荐
我国进入高铁时代
马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鞍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