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邓婷婷通讯员李淼
3月6日上午,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动员会擂响了马鞍山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战鼓。市委、市政府发起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进军令”,拟通过三年时间达到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标准,通过核查验收,跻身国家森林城市行列。
完善“三大体系”、实施“八项工程”……对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5大类40项指标,市委、市政府印发的《马鞍山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则像是这场战役中的“绿色”图纸,一条一目、一字一句,为三年之后的“国家森林城市”马鞍山勾勒出了清晰的轮廓。
核心提示
咬定“五个目标”完善“三大体系”
“国家森林城市”是目前我国对一个城市在生态建设方面的最高评价,是最具权威性、最能反映城市生态建设整体水平的荣誉称号。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则是市委、市政府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增强马鞍山市综合竞争力和为民谋利、为民造福的民生工程。
马鞍山市打造的国家森林城市到底是啥模样?根据方案,马鞍山市将立足马鞍山的地貌特点和森林生态建设的实际,大力实施成片造林、道路绿化、河渠绿化、村庄绿化、水库塘坝绿化,加快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长廊和绿色屏障建设,力争到2020年实现城市森林网络更加健全、森林质量不断提高、林业经济特色彰显、生态文化更有内涵、森林管理得以加强。全市新造林3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以上,郊区建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其他面积20公顷以上的郊野公园等大型生态旅游休闲场所5处,建成林业产业基地30处,苗木自给率达80%以上,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达到90%以上……
其中,“三大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则更多地带有马鞍山自身的特色。三年时间里,马鞍山市将着重建立起以城区绿化为中心,城郊、山地、水系边岸、水源地周边等成片造林为主体,道路、河渠林带为骨架,城镇、村庄、水库、塘坝等绿化星罗棋布,点线面协调、带网片结合,翠环绕城、林带穿境、林城交融、林水相依、林路相连、山水相映,具有马鞍山特色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拓展植树造林与苗木花卉、特色林果、森林旅游等绿色产业发展相结合,林苗、林农、林畜、林药等多种经营模式相配套,特色明显、效益较高、可持续发展的林业产业体系;优化以名胜古迹、古树名木、森林公园、城市园林、各类纪念林等绿色为基础,文化为底蕴,人文与森林景观相结合的森林文化体系。
坚持“七向并进”实施“八大工程”
国家森林城市怎么建?坚持“全市域、全社会、全口径”,秉承“山、水、田、路、村、四旁、城市”并进的思路,马鞍山市计划实施“八大工程”,突出抓好一批牵动性强、效果明显的森林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森林生态屏障工程。坚持封、造、管相结合,积极开展荒山绿化,加快培育林木资源,保护和发展好森林生态植被。大力实施“青山绿水”工程,将城郊农用地结合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转变为生态用地,营造城市大森林。
城市绿化提升工程。提升城区(含县城城区)绿化档次,加快各类公园和城区生态绿地建设(生态绿地向县城建成区延伸),对城区路网、地面停车场和居民小区进行全面绿化和提升。加快城市周边、城乡结合部的大环境绿化,规划建林、拆违建绿,建设环城林带。
绿色长廊推进工程。以高速公路、铁路、国省干道等为重点,按照“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内外搭配、相映成趣”的要求,打造一批道路绿化精品,形成绿色长廊体系。重点做好宁安高铁、滁马高速、常合高速等主干线的绿化,两侧100米作为永久绿化带。把绿化长廊工程由国省道向县乡道路延伸。原则上国省道两侧不低于50米,县乡道两侧不低于30米。
水系林带拓展工程。结合水系整治,采用“水岸绿化”模式,加大水系绿化力度,水岸林木绿化率达80%以上。加强水源地保护,长江及一、二级支流每侧200米作为永久绿化带。大力实施大渔滩、石臼湖等湿地公园建设。水利景观绿化由主城区(采石河、慈湖河)向郊区、小流域延伸。
农田林网完善工程。充分发挥林木的保护作用,加强农田林网建设,农田林网建网率达85%以上。
城镇和村庄增绿工程。结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大力开展村庄绿化工程,以村为单位,排查造林空白区域,实施“村村绿”工程,每村营造村片林100亩,提高村庄绿化覆盖率,扎实推进森林村庄评选活动,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态质量和环境面貌,打造绿树成荫、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单位(部门、企业)绿化工程。深入开展“园林式单位”和“绿化模范企业”绿化评比活动,通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和植树造林工程,把森林带进小区、营区、园区和校区。
矿山复绿工程。针对马鞍山市工矿城市特点,对大量的矿山迹地、排土场、尾沙坝等进行造林绿化,开展“绿色矿山”和“花园式矿山”建设,利用“增减挂钩”和限期复绿等措施,对矿山废弃地实施“复绿复耕”。
齐抓“五项机制”倡导“全民共建”
出台实施方案、编制总体规划只是第一步。“要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形成主要领导研究部署、分管领导组织协调、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局面。”
在工作机制上,马鞍山市将强化领导统筹、目标管理、责任落实、督查验收和宣传引导,创新投入机制、广辟资金渠道,实行对标督查、精准督查的推进机制,层层落实创森机构、创森方案、创森指标、创森经费、创森措施和创森进度,做到统一指挥、条块结合,责任明确、管理有序,突出重点、全面提高,确保各项创建工作有稳定的支撑,有持续的发展后劲。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深入开展“创森”进机关单位、进企业、进社区、进公园游园、进园区城郊、进乡镇、进村庄等“七进”活动,营造全民共建的浓厚氛围。
那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我们能做什么?自觉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和低碳生活观念是关键,首先要了解创森、知晓创森、关心创森、宣传创森,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珍惜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果,自觉保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不侵占林地、不攀摘花朵、不践踏草坪,关爱绿色生命,珍惜身边的每一寸绿荫,自觉抵制各种破坏绿化的不良行为。踊跃投身创建活动,履行植树义务、参与家园绿化,多栽一棵树、多养一盆花、多种一片草,用实际行动为城市增绿添绿。
新闻推荐
图为申通快递网点客服人员正在开箱验视快递物品。公示。”马鞍山市邮管局工作人员介绍说。◆文图/本报记者王永霞实习生马蓉蓉通讯员孙丽琼最近,国家邮政局、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发布《禁止寄递物...
马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鞍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