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新闻 含山新闻 和县新闻 当涂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马鞍山市 > 马鞍山新闻 > 正文

从身边之变 话慈湖高新区发展巨变

来源:马鞍山日报 2018-12-28 09:48   https://www.yybnet.net/

▲慈湖河水系改造提升

□统筹/慈湖高新区党群工作部文/余齐斌陆远李庆莲高文亮图/邵纪明

广纳五湖四海客促进高质量发展

“到高新区工作6个年头了,觉得高新区的最大变化是产业的转型升级。这几年,高新区着力构建‘221’现代产业体系,向建设\‘四型’园区、打造千亿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迈出了扎实步伐。”说起慈湖高新区的发展,慈湖高新区招商局副局长李明坦诚而言。

作为奋战在招商引资一线、为慈湖高新区产业发展东奔西走的招商者,李明对全区产业结构的嬗变历历在目。以前,慈湖高新区的主要产业是化工,再加上零散的机械加工、金属制造等低附加值行业,虽然也在极力调整产业结构,但总体效果不明显。“近三年,高新区步入发展快车道,最主要的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渐入佳境。”李明说。

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需要存量企业通过技改等方式力求产品升级换代,另一方面要通过招商引资来实现。李明认为,慈湖高新区围绕“211”现代产业体系招商引资,突出招大引强、招才引智,且特别重视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战新产业招商,敏锐抓住了长三角产业转移机遇,取得重要成果,仅今年以来即签约“双招双引”项目约40个,总投资近百亿元。目前,全区招商引资企业中,有中乐通讯、皖兴通、易锐科技集成光电子产业基地等发展潜力巨大的项目,将为慈湖高新区加快创新转型、推动智造名城建设积聚强劲动能。

李明特别强调:“高新区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为充分体现‘高新’二字,加强了对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等科技型企业的引进,加强与大院大所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引进了海思达机器人、无锡威卓等,建立了智能制造产业园,智造产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易能环保、北大益丰等节能环保企业的引进和发展,把慈湖高新区绿色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在加强宁马合作方面,慈湖高新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打好“南京牌”,硕果累累,其中宁马青年创业谷近年来已引入南京投资的企业50多家。

行得春风有夏雨。近日,在科技部2018年度国家高新区评价中,慈湖高新区在全国157个国家高新区(含苏州工业园)中的综合排名居于第57位,在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后,连续五年进入全国综合排名前100强之列,展示了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

不负营商环境力争多做贡献

今年36岁的朱士中,年轻帅气,是安徽金星钛白(集团)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在金星钛白已工作了8年的他,说起慈湖高新区这些年来的变化十分感慨:“变化确实很大,硬件的改善有目共睹,软环境的提升感知深刻。”

“说实话,8年前离开北京加盟金星钛白来报到时,这里满眼是低矮、陈旧的房屋和坑洼不平的道路,我以为误入农村了,差点迷了路。”朱士中讪然而言。如今,随着拓宽、新建工程的络绎不绝,慈湖高新区的交通状况大为改善,同时,美化绿化亮化等工程不断实施,全区市容环境水平显著提升。

作为企业界人士,朱士中感知更多的、更深刻的是慈湖高新区营商环境的蜕变,最突出的是服务态度和效率。金星钛白实施技改一期工程报批“三同时”手续,因为非常繁琐,要大半年才能批下来,时间耽搁太久。但在上二期技改工程时,“三同时”的审批时间仅用了一个半月,效率惊人,从而促进了该公司后来连上三、四期技改工程,实现了尽快投产见效。

令朱士中佩服的更有慈湖高新区围绕企业、产业链招商的周到谋划,统筹兼顾。“这几年,高新区招商引资了名士达新材料、华旺新材料等我们的上下游企业,每年至少购买我们的产品两三万吨,增加销售四亿元左右,且大大节约了我们的物流成本,经济效益显著。”他说。

钛白粉有“工业味精”之称。据了解,金星钛白通过一系列技术改造实现了产品的升级换代,年产能由以前的初级产品6000吨提升至目前的中高档金红石钛白粉20万吨,产品广泛应用于涂料、造纸、油墨、型材、色母粒等五大行业,企业规模目前居世界第7位、国内第2位、本省第1位,且出口超过1亿美元,占比由去年的30%增至45%。去年,金星钛白实现销售28.6亿元,今年肯定会超越去年。

内外因的共同作用,造就了金星钛白规模不断扩展、效益快速提升的大好今天。展望未来,朱士中信心满满:“金星钛白的目标是建设国内最大的钛白粉生产基地,我们完全有信心实现这个目标。另外,我们还将对产品进行提档提质,使产品质量快速向食品级靠拢,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为慈湖高新区转型升级、建设‘四型园区’做出更大的贡献。”

社区居住园区上班现如今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今年64岁的莫家贵原是花山区慈湖乡杨坝村人,2012年11月,马鞍山市对慈湖高新区实施扩区,对原花山区慈湖乡、慈湖街道、金家庄工业园、花山开发区、马钢新区(包括港口集团)实施委托管理,自此莫家贵一家摇身一变成了慈湖高新区的居民。2013年,莫家贵所在的自然村因高新区建设发展需要被整体征用,随后被统一安置到慈湖高新区拆迁安置小区——慈馨家园。现如今,每天午后或是傍晚,莫家贵和老伴都会在小区里散散步,锻炼锻炼身体。说起这些年的变化,未及开口,他的脸上就浮现出了笑容。“现在家家户户住高楼,做饭用天然气,健身器材、活动中心、便民超市这些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虽然这儿相对有些偏,但我们却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莫家贵说,之前在农村住的都是瓦房,烧柴火做饭,即使后来条件好了改烧液化气就觉得很知足,没想到搬进新小区后竟用上了天然气。“以前村子里没有路灯,一到晚上就黑漆漆一片,很不安全。现在新小区内每隔几十米就有一处路灯,之前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下雨了也照样出门。”说起慈湖高新区托管前后的变化,莫家贵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居民们日常生活不光变化大,就连高龄津贴标准在马鞍山市主城区也算最高。“在我们慈湖高新区,80岁至89岁的老人每个月高龄津贴就有50元,90岁到99岁的老人每个月高龄津贴是100元,100岁的老人每个月高龄津贴就有300元。”莫家贵说,就在前不久,他所在的慈馨社区还建成了慈湖高新区首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里面设有健身康复区、日间照料室、休闲娱乐室和健康食堂,提供4张床位和男女洗浴室各1间,为老年人休闲娱乐活动提供方便。“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不但国家发展快,经济繁荣,物资丰富,就连我的家庭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真的是衣食无忧,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享受现在的生活。”莫家贵笑着说道。

与莫家贵住在同一小区的唐成军原先是慈湖高新区联农村村民,2013年因自家房屋被征用后在慈馨家园小区分到了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两居室,现如今在离家不远的马鞍山市铭泰液压润滑设备有限公司上班,形成了“15分钟工作生活圈”。虽然农民搬进了新小区,但靠什么“吃饭”,长远生计如何解决?慈湖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精心部署、科学引导,对被征地村庄中的青壮年劳动力,进行免费培训后优先推荐安排到园区企业上班,有效增加了村民收入。而在慈湖高新区,像唐成军这样住新小区、进园区企业上班的村民并不在少数。

新闻推荐

沐改革春风 展腾飞羽翼 看慈湖高新区16年蝶变之路

□统筹/慈湖高新区党群工作部文/高文亮陆远李庆莲图/邵纪明一、发展历程——2002年5月,慈湖高新区前身慈湖工业园成立。—...

马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鞍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从身边之变 话慈湖高新区发展巨变)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