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下午,雨山区向山镇石马村黄村组走失一个多星期的村民杨浩,在村里派出的专车和村组长杨曾春及部分乡亲的护送下,终于从南京救助站接回了家,大家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了。
今年29岁的杨浩是向山镇石马村黄村组人,从小智力低下,父亲因病早年去世,母亲随后改嫁,杨浩自幼与奶奶查桂兰生活在一起。4月29日上午9点,查桂兰老人跑进了石马村党总支副书记王爱民的办公室。她泪眼婆娑地说道:“爱民啊,浩浩不见了,浩浩不见了……”王爱民连忙倒了一杯水给老人家,安抚老人的情绪,听她慢慢说来。
原来,自4月25日之后,查桂兰老人就再也没有见过孙子杨浩了。起初,老人家还以为是孙子贪玩,以前,也有过一两天不回来的情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人家越发觉得这次不太一样了,因为他智力低下,不太容易与人沟通,一般也就在村庄里或是村部范围内玩耍。而现在这么多天过去了,杨浩都还没有回来,而且一点消息也没有,老人越想越不对劲,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她就来到村部找村领导,看看能不能想想办法,尽快把她的孙子找回来。
了解情况后,王爱民立即与村里其他领导碰面协商。很快,一份详细的寻人启事方案就出来了:首先,及时报案,寻求警方帮助,向警方提供杨浩的基本信息和照片,利用大数据联网搜索杨浩;其次,发动亲戚朋友,对杨浩日常可能出现的地方展开搜寻,并通过“人传人”方式扩大杨浩失踪的知晓率,为见到杨浩的人提供辨识的线索。同时,王爱民让人制作寻人告示图片,并利用各自的朋友圈等网络信息传播途径,多频次把杨浩失踪信息发布出去。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所有参加寻亲的人员再次加大了朋友圈的推送频次和力度。
功夫不负有心人,5月4日,查桂兰老人外孙女的朋友在看到朋友圈后,及时与其沟通,确认了失踪人员杨浩就在南京救助站。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记者 张顺林 通讯员 朱世庆
新闻推荐
为何有的小区未划学区?有的学区划分舍近求远?……针对部分家长的疑问 马鞍山教育主管部门一一回应
4月29日,马鞍山市花山区教育局、雨山区教育局分别公布了2019-2020学年度辖区内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学区,马鞍山日报社多个平台...
马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