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不相识的乡亲,千里驰援为彭治祥一家送来“救命钱”。
彭治祥的初中同学前来看望慰问。
本报记者 赵娜娜 文/图
近日,一篇名为《硬汉彭治祥 请你挺住》的文章在网上“一石激起千层浪”,感动了无数爱心人士。一时间,社会各界把目光聚焦到了彭治祥一家乐观面对生活磨难、积极与病魔抗争的坚强事迹。
妻子急症 丈夫不离不弃
虽然44岁的彭治祥看起来瘦弱,但在乡亲眼中,他却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坚强勇敢的硬汉。
1988年,家住丹棱县黄庙村3组的周学秀通过朋友,认识了彭治祥,并于1993年领证结婚。结婚后,两人曾有过3个小孩,但都不幸早夭。命运一次次无情地摧残着彭治祥及家人,邻里乡亲怀疑他们可能“八字不合”或者血型不符,更有亲朋劝他们放弃,各自重建家庭。这时,周学秀动摇过,但彭治祥毅然坚持,深情劝慰妻子和他一起面对生活的苦难。
2003年8月,彭治祥一家下定决心,通过正规渠道领养了一名女孩。这个孩子的到来,终于让多灾多难的彭治祥一家走上正轨。
接下来的日子,虽然清苦,但却温暖而充满希望。然而,正当全家人享受着幸福甜蜜的时光,厄运却再次降临。
今年3月25日,周学秀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住进省人民医院治疗至今。对于这个多难的家庭,妻子突如其来的变故无疑又是一次致命的打击。但在病魔面前,彭治祥没有放弃和退缩。他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想尽一切办法凑钱给妻子治病。
到如今,近4个月的时间里,周学秀化疗了3个疗程,花费25万余元。由于化疗导致免疫系统受毁,病床上的周学秀十分虚弱,体重从之前的51.5公斤瘦得只剩42公斤。
自从周学秀住进医院,彭治祥就日日夜夜地守护在她病床前。虽然经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但无论再苦再累,彭治祥在孩子和妻子面前,始终神情若定,始终是那个笑容满面的父亲、丈夫。
而有了家人的关怀和温暖,周学秀也很坚强和乐观,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采访中,谈及妻子的病情,坚强的彭治祥终于忍不住流下眼泪。
商会牵线 乡亲千里驰援
4月中旬,在医生的指导下,周学秀做了骨髓配型检测,目前其弟周学兵的骨髓与其配型成功。得知姐姐的治疗需要他的帮助时,周学兵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捐出骨髓挽救二姐的生命。
“现在正在进行第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她的骨髓检查如果达到完全缓解,就可以安排进行骨髓移植手术。在不出现意外的情况下,单是骨髓移植就需要花费40余万元,还不包括术后的免疫排异等一系列费用。我最不希望的事情就是妻子因为家境清贫而离开女儿和我。”硬汉彭治祥哽咽道。“不过非常庆幸,我也非常感谢,在爱人住院期间,不时有素不相识的爱心人士前往为她免费捐献血小板。”
的确,彭治祥一家的坚强故事牵动了社会各界广大爱心人士。
7月18日,一场感人至深、并不华丽的捐赠仪式在丹棱县杨场镇黄庙村4组彭家举行。当天,通过深圳四川丹棱商会了解到彭治祥一家遭遇的丹棱籍深圳企业家陈书凯和妻子陈龙娇在当天为素未谋面的彭家捐赠了20万元现金。据了解,为彭治祥一家送来“救命钱”,陈书凯夫妇是特地从广东佛山连夜驱车21个小时赶来的。“钱没了可以再挣,生命却只有一次,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这个充满爱的家庭,也希望大家都伸出援助之手帮帮彭治祥一家。”陈书凯说。
当谈及为何连夜驱车,不远千里回家为毫无血缘的彭治祥一家送来救命钱时,陈龙娇说:“因为他们急需这笔钱救命!我们所做的只是一点点心意,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帮助彭治祥一家。”
捐赠现场,陈书凯夫妇的爱心善举立即引起了彭家周围邻里乡亲的共鸣。30年未见的初中同学廖均在网上了解到彭治祥一家的危难后,第一时间给他送来了爱心;靠采草药补贴家用、已65岁高龄的邻居刘洪秀掏出几张百元大钞递到彭治祥手中,并不断地鼓励彭治祥……与此同时,彭治祥的女儿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在网上发起筹募,并筹得10万余元爱心善款。
采访手记
这是个坚强的农村家庭。面对3次痛失孩子的悲惨命运,他们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面对亲朋好友相劝他们重组家庭的声音,他们选择了坚守自己的爱情;面对负债累累清贫如洗的家境,他们脚踏实地携手前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点一滴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爱心善举,正悄然温暖着彭治祥一家人。让我们一起为彭家加油鼓劲,希望他们早日渡过难关。
新闻推荐
葡萄熟了 丹棱欢迎您 ——丹棱县首届葡萄采摘节暨乡村旅游节开幕式掠影
开幕式现场。丹棱葡萄美,游客采摘乐。丹棱葡萄种类繁多,游客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葡萄采摘园里的笑容。本报记者赵娜娜摄经过层层选拔出的葡萄小天使向观众热情地打招呼。葡萄义卖资助丹棱高考文...
丹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丹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