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丽霞
近日,眉山市东坡区悦兴镇金光村开起了一所“四点半学校”:室内有100多平方米的“大教室”,室外广场上还有许多儿童游乐设施。每天下午4点半,村里的孩子放学后就到这儿来玩耍,等着就近务工的父母下班后来接走。这个“临时学校”解决了学校放学后、家长下班前这一段时间内的“真空”,深得当地群众喜欢。
但是,作为娃娃们的“临时老师”,村干部也有苦恼:人手不够,怕照顾不好孩子。而且这毕竟不是村干部的本职工作,万一村里有了什么重要工作,抽不出人手,“四点半学校”就可能断断续续,甚至难以为继。
如何让“四点半学校”走得更长远?记者认为,当地应该吸引和鼓励专业志愿者,比如教育专业学生或退休老师,参与到“四点半学校”的管理和服务中。这样,“临时学校”的运作更稳定,孩子的安全有保障,还能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这里有所收获。此外,还可以鼓励当地有能力的群众参与管理和建设。另外,应创新志愿者服务机制,如实行志愿者服务积分制,凭借积分可换取职业培训、就业岗位甚至物质奖励等,从而建立稳定的专业志愿者服务队伍。只有这样充分整合社会力量,“四点半学校”才能真正“让孩子开心,让家长放心”。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陈君近日,记者从乐山市工商局和乐山市旅体委了解到,从今年11月起,乐山已开始实施旅游经营服务不良公示制度,包括“旅游经营者和旅游从业人员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
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眉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