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通乡镇村干部帮助坚强村贫困户张翠花家抢收。特约通讯员潘建勇摄
□熊卓军 特约通讯员 潘建勇本报记者 任云
眼下正值蜀乡秋收时节,为帮助劳动力缺乏的困难家庭,仁寿县132个基层党组织成立党员志愿组成服务队,农业、科技等各部门8600多名党员深入田间地头,自备干粮、工具,到田间地头,为群众排忧解难。
挽起裤腿下田帮抢收
割稻子、脱粒、装袋……9月6日上午8点,仁寿县元通乡坚强村六组贫困户张翠花家的稻田中,由9名镇村党员组成的党员先锋服务队队员,挽起裤腿在稻田间忙碌着,不到3个小时,稻田就收割整理完毕。
“他们可帮了大忙,这些活路我一个人做,至少需要5天。”由于家中老伴去世、儿子有残疾,今年54岁的张翠花是家中唯一的劳动力。今年她种了两亩玉米、约一亩水稻,进入9月,村里稻谷基本上收完了,张翠花家的稻谷还没收,心里十分着急,党员志愿服务队的到来帮她解决了难题。
坚强村村支书刘文成是党员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他告诉记者,早在2013年,村里党员干部就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村社干部、党员和青年群众组建了党员先锋服务队,在农忙时节,到田间地头,帮助劳动力缺乏的困难家庭春耕秋收。今年以来服务队已经先后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十余次,近期已经帮助6户缺劳贫困户完成抢收。
农机应急救援24小时服务
“发动机突然熄火,启动不了,能不能来帮我看看?”8月23日下午4时许,仁寿县农机局监理站站长黄兴才接到江西宜春籍收割机手罗师傅的求助电话,原来他驾驶联合收割机在青岗乡双店村二组帮村民收稻谷时,收割机突然“趴窝”了,还有3户农户庄稼等着他去收割,罗师傅急得团团转。
接到电话后黄兴才立即赶往现场支援,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检查,找出了故障原因。此前不久,黄兴才还通过手机远程指导帮助机手解决了两起故障。
黄兴才介绍,每到水稻收割旺季,外来作业收割机机手多、作业面积大,为了保证农机使用安全有序高效,仁寿县农机局组织县监理站和所辖14个片区站的党员干部和农机监理人员深入机收作业现场,对来仁寿县跨区作业服务的收割机的“三证”,包括驾驶证、行驶证、跨区作业证,以及对作业机械状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农机监理人员对机手讲解操作安全知识,发放安全宣传资料,同时留下应急救援电话,农忙时节不论工作日还是周末,24小时提供服务。截至8月底共发放宣传资料1675份,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920份,免费为机手处理突发机械故障3起。 (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工人正在紧张安装赛事岩壁【本报讯】9月4日,记者从安宁区了解到,2017中国攀岩俱乐部联赛“甘肃建投一建杯”兰州·安宁站赛事将于9月9日至10日在仁寿山举办,其中,开幕式演出将于8日晚在甘肃大剧院举...
仁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仁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