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正在采摘玫瑰花。
游客正在赏花拍照。
整理玫瑰花瓣。
玫瑰花基地。
特约通讯员 潘建勇 见习记者 杨璐茜 本报记者 郭侨 文/图
4月4日上午10点,在仁寿县藕塘乡飞龙村的玫瑰花基地里,村民黄月华正背着自己的“战利品”前去兑换工资。眼下正是该乡800亩玫瑰花绽放之际,需要大量人工采摘。几年前,藕塘乡通过土地流转,引进四川壮蓝山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开始种植玫瑰花,进一步搭建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带动附近村民脱贫增收。
“你们的货车过来需要多久?今天天气比较热,你们可以运2000斤至4000斤的花瓣,多了容易受损。”在玫瑰花基地里见到该公司负责人徐跃云时,他正忙着联系销售业务。据他讲述,丰产期时,每天基地能采摘8000斤至10000斤的玫瑰花。
了解到玫瑰花产业良好的前景,藕塘乡百子村村民杨志清也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200亩土地进行种植。不用担心销路,杨志清还可以在玫瑰花基地随时学习了解最新的技术。每亩玫瑰花田每年能实现纯收入2000元至3000元。
依托日益壮大的玫瑰花产业,藕塘乡在2017年开始举办玫瑰花采摘节,带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今年,第二届采摘节如期开幕,吸引了不少游客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
“我们是从附近乡镇来玩的,你看,今天手机都拍了一百多张照片了。”市民任珍一家,在花田里不断寻找好的拍照角度,用图像记录下春天的优美多姿。赏完玫瑰花后,他们一家人走进农家乐,喝着清香怡人的玫瑰花茶,等着品尝农家特色菜肴。
“借助玫瑰花采摘节的东风,全乡办起了大大小小18家农家乐,平均每户在会节期间能收入2万余元。”据藕塘乡相关负责人介绍,不仅如此,该乡还引进食品加工公司,原地取材,利用玫瑰花原材料,研发制作鲜花饼、玫瑰花酱等特色美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梁昊)为进一步加强全县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推动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强制报告制度落地生根,近日,仁寿县举行了落实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强制报告制度培训会。培训会上,应邀前来授课的国际救助儿童...
仁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仁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