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新闻 彭山新闻 仁寿新闻 丹棱新闻 青神新闻 洪雅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仁寿新闻 > 正文

兰智文 “点石成金”的引路人 本报记者 梁昊

来源:眉山日报 2018-07-09 06:29   https://www.yybnet.net/

曾几何时,仁寿县禾加镇化石村还存在路、水、电、通信“四不通”,是有名的贫困村,坊间流传“有女莫嫁五龙山,尽是石磐磐”,便是对当时化石村村情的真实写照。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任贫羡富,不如奋起直追。为了让全村老百姓尽快脱贫致富,早日过上小康生活,该村党支部书记兰智文大胆探索,依托五龙山丰富的生态资源,积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带动地方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创新推出“党建+产业+旅游”工作模式,走出了一条党建与旅游、党建与脱贫攻坚相融互促的新路子,实现了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蜕变。

以“见人、见事、见精神”的决心

履好职

“村情怎么看?落后怎么办?致富怎么干?”自2007年4月当选为化石村党支部书记的第一天起至今,这些问题便一直在兰智文的脑海中打转。

为研究出一条符合村情、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兰智文时常召集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带领村党支部党员干部班子走村串户。经过近2个月的逐户拜访、累计步行数百公里、“地毯式”的摸排……兰智文将化石村的自然资源重新规划、整合,提出了以“休闲健身、户外拓展、节会经济、民宿体验、农耕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脱贫思路,打响了党建引领乡村旅游促脱贫的攻坚战。

随后,他积极对上争取扶贫项目,500余万元的投资款被用于完善五龙山环线通道、快速通道等“毛细”道路8公里,破解了“山偏路难”的困局。同时,他还带领广大党员群众除杂草、平路面、建步道,建成步道30公里,大中小环线10条,开发景点40余处,并主动邀请创业经验丰富的党员林智勇回乡创办农家乐。目前,该农家乐吸纳了3户贫困户参与合办,每户实现年收入2万以上。

以“用心、用情、聚民心”的情怀

办好事

调解因土地产生的纠纷、解决贫困户的房屋安全问题……除了村里各种日常事务外,兰智文每天还要处理各类“鸡毛蒜皮”的事。尤其是在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时期,他和其他村干部、驻村干部一起进行了5轮全面入户调查,工作时长“白加黑、5+2”。“我们的忙碌,就是为了全心全意服务好群众,确保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没有一个人掉队。”兰智文说。在详细了解村民生产生活现状后,他组织各个村民小组进行会议审核,多次召开村两委会议商议票决,确保贫困户精准识别公平、公正、公开,让真正的贫困户得到保障。

“我是农民的儿子,也是12年党龄的老党员。既然被委以了重任,就要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情系农村、情系农民,千方百计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为化石村党支部书记,兰智文一直以“村里当家人”的责任和行动自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他带领群众积极发展生态种养殖项目,将群众生产出的农产品变为旅游产品,利用旅游优势大大增加了群众的收入。自2016年中秋节以来,化石村年均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带动就业100余人,带来经济效益500余万元。2017年年底,化石村成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让“有女莫嫁五龙山,尽是石磐磐”变为了“有女要嫁五龙山,石头长金砖”,化石村的脱贫“自传”《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蜕变之路》还入选了《“绣花”功夫四川脱贫攻坚案例选》。

新闻推荐

授课接地气 传知识助增收

本报讯(杜沁莲特约通讯员潘建勇)“6月底7月初就进入青花椒的采摘期了,大家在采摘的同时还要进行枝干的修剪,以重度主枝回缩修...

仁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仁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兰智文 “点石成金”的引路人 本报记者 梁昊)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