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安县秀水镇东风村村民钟传银做梦也没想到,儿子钟戈是先天性心脏病、脑瘫。为了给儿子治病,家里开销剧增,十分困难。一次偶然机会,他听说了临时救助机制,就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申请了临时生活救助。目前,他已经从民政部门领到了2000元救助金。“真像雪中送炭一样,让我心里暖暖的。”钟传银激动地说。
近年来,绵阳市积极建立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制度,全面完善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工作,为像钟传银这样的因为临时性、突发性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提供生活保障,缓解生活困难。
去年,全市共建立临时生活救助基金800余万元,共为11561户因临时性、突发性原因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对象发放临时生活救助资金608万元,以解其“燃眉之急”。
为了加大对因各种临时性、突发性原因造成临时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绵阳市严格按照“个人申请、村(居)委会评议、乡镇(街道)审核、区县民政局确定”的程序,及时组织发放临时生活救助资金,落实“一帮一”结对帮扶措施,切实加大对部分特殊困难对象的救助帮扶力度,并将进一步加大对上争取工作,探索建立健全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因灾、因病、因子女就学等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同时,绵阳市将积极推进临时救助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落实临时救助政策,及时建立临时救助基金、建立临时救助台账,让救助对象及时领取临时救助资金等。市民政局也将不定期对各县市区的临时救助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郭勇林 白亮 本报记者 袁媛)
新闻推荐
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7.12%绵阳市通过省节能减排目标考核
本报讯3月18日至19日,省政府节能评价考核组第二工作组对绵阳市2012年度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进行评价考核,经过现场检查、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绵阳市顺利通过考核。副市长李亚莲出席考评会。考...
安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