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合屯集体牛栏已经建成,耕牛即将入住“豪宅” 本报记者 郑芳 摄
本报讯(记者 郑芳)大铁门嵌着两个“福”字, 整齐的砖瓦结构房子,每间面积达20多平方米,四周建有围墙,设有监控系统,背靠青山,面朝清水塘,这并不是村民住的房子,而是耕牛即将入住的“豪宅”。日前,记者走进隆安县屏山乡福合屯村,感受到通过“人畜分离”“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发展农家乐特色产业”,给该屯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人畜混居,一直是困扰偏远乡村清洁卫生一大难题。福合屯队长李炳春告诉记者,以前该屯缺乏规划,家家户户都在房前屋后修建牛栏猪舍,各家牲畜都是分别圈养,在放养和耕作的来回路上,牲畜总会排下一坨坨粪便,影响环境卫生。牲畜圈养在家中,粪味难闻,极不卫生。“走在路上一不小心就会中招”。这“牛屁股”的问题如何解决?
开展“清洁乡村”活动后,屏山乡对村庄进行统一规划,把村子划分为生活区和家禽区,实行人畜分离。福合屯经过召开村民大会,大家一致同意用屯里的集体土地统一规划建设集体牛栏,由乡党委政府争取筹措6万元资金支持,村民投工投劳等。去年12月,该屯的“人畜分离”工程开始动工,7月18日,记者看到新牛栏已经建成即将使用。“这个月下旬就可以投入使用了。”村民覃泽峰在新牛栏前清理建筑垃圾,他说以前搭在屋前房后的自家牛栏因为简陋,牛被偷走了,新牛栏建好后,他打算再养上两头牛。“这里有防盗系统,不用担心牛被偷了。”
据了解,在“清洁乡村”活动开展前,福合屯过去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以来,福合屯队长李炳春主动走在前列,除了自觉做好自家房前屋后环境卫生,还主动承担起本屯保洁员的责任,打扫村屯公共区域,清理垃圾池,帮助和监督左邻右舍搞好自家环境卫生,带动起村民积极参与到大行动中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覃宏玲通讯员 邓丽 卢丽琴)隆安青年陆涛还未满20岁,却劣迹斑斑,三年竟进了三次监狱。2012年就因犯盗窃罪等两度被判处有期徒刑。然而,陆涛还是不知悔改,在刑满释放7个月后,今年再度因犯...
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