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接待中的吃喝风,不仅严重影响了党政机关的正常办公秩序,多年来也一直为群众所诟病。因此,往昔的公务接待往往成了“嘴上的腐败”,是“八项规定”严厉禁止的。
自“八项规定”出台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要求,严把接待关,应酬减少了,三公经费大幅度降低,一股股清风扑面而来……
应酬少了
多了时间陪家人
“现在工作比以前轻松多了,不喝酒,不赠送礼品或土特产,心里轻松。”一机关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八项规定”出台前,他们单位接待兄弟单位来考察学习的一波接一波,吃饭喝酒免不了。“八项规定”出台后,一年的接待次数和接待人数均大幅下降。
“八项规定”出台前,来我区考察、学习的外地客人不计其数,应酬、吃饭喝酒免不了,对外接待的党员干部常常不能按时下班。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公务员深有感触,“原来节假日都是搞接待,迎来送往,最多的时候一晚上跑三四场饭局,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对不起\’,因为你陪客人一会儿就得赶下一场。常常是跑了一晚上发现自己啥也没吃光喝酒了,劳心劳力伤身体。”他说,“八项规定”的贯彻和落实,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了不小的改变,“少了应酬,多了时间回家吃饭,还可以多陪伴家人。”
另一单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八项规定\’严了,酒驾也入刑了,很多接待人员有了护胃法宝,公务接待都不上酒水,这让我们轻松不少啊!”
接待少了
“三公”支出降了
7月上旬,区政协组织委员就我区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视察和协商。在黄土镇的会议室里,委员们的座位上没有鲜花、水果和香烟。专题协商结束后已是中午12:40,主席、副主席及专委会负责人、部分委员分别回到各自单位吃工作餐。
如今,我区举行的党政会议,领导下乡调研、视察,都无一例外地没有了鲜花、地毯、拱门,礼品也取消了。“以前搞接待,有时会感到很累,现在接待次数少了,人也感到轻松多了,心情愉悦不少。”一名乡镇领导告诉记者,现在领导下乡调研视察,乡镇上的领导都不用花心思去考虑会场怎么布置、安排哪些线路、中午用什么餐、赠送什么礼品。
因为接待少了,很多基层单位等领导走后,均在自己单位吃工作餐。记者了解到,现在很多机关单位纷纷开起了“公务灶”,干部职工的“三菜一汤”既不铺张浪费,还节约了用餐时间,“这样就有更多时间去工作,工作就顺了,办事效率还有了提升。”
接待少了,接待费自然下降不少。今年1至5月,我区“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27.7%,其中公务接待支出同比下降19.7%。记者了解到,接待费降低后,节约的经费均用在为民办实事项目上了。今年上半年,我区财政用于改善民生投入30.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8%。
新闻推荐
公共服务覆盖城乡 优质高效群众点赞——我区2015年公共服务建设成效扫描之一
公共服务,是党委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纽带,涉及到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公共服务好不好,直接反映了政府部门的服务水平,而检验公共服务的标准,就是群众是否满意。近年来,我区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建设,不断...
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