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当记者再次走进江油,特色鲜明的集镇、郁郁葱葱的果林、充满现代气息的工厂……所到之处满眼生机。5年来,江油人民凝心聚力,重建家园、振兴产业,涅槃后的“特钢新城”,正向世人展示一幅从重生走向跨越的壮丽画卷。
抓项目增后劲
工业成为经济发展引擎
走进六合锻造,机器轰鸣,焊花飞溅。一个个通红的圆柱形钢锭,被压成长方体后,再由锯床切割成所需规格的块状……这家位于江油工业园区的企业,一期占地100余亩,去年年产值达8.3亿元,成为拉动江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工业兴,则江油兴。”江油市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山告诉记者,江油是一座因工业成长的城市。近年来,遭遇地震重创的江油紧盯“工业强市”发展路子,响亮地提出始终把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作为首要任务,做强做大工业,增强发展后劲。
目标锁定,如何让梦想照进现实?江油在园区建设上寻找突破口,先后投入2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坚持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领导干部联系制度,全力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同时,将冶金机械的龙头型、基地型大项目作为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力构建冶金、机械加工与机械制造产业链集群。
如今,园区已吸引了川矿重装基地、TCL物流等75个工业项目入驻,目前已建成项目38个。去年,江油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大关,达到223.1亿元。
找特色惠城乡
锦绣田园描绘丰收美景
江油新安镇果语花溪现代农业公园内,整齐的葡萄桩如哨兵雄伟站立,猕猴桃、早熟梨纷纷挂果,织密的道路网络四通八达,统一规划建设的农房美观气派……“果语花溪”仅是江油发掘特色农业产业、统筹城乡发展、连片建设新农村的一个缩影。新安镇党委书记唐建介绍说,目前,“果语花溪”总面积达19平方公里,集中连片发展猕猴桃、葡萄、早熟梨三大主导产业,新建了环形游道、农家乐、湿地公园等。“‘果语花溪\’每年带来的旅游收入达到1000万以上,带动辐射周边20万左右城乡群众受益。”
丘区田园风景如画,农民尽情地享受丰收的喜悦,在坝区、山区,万亩九岭蔬菜产业示范园、5000亩大康星火猕猴桃产业示范园等亮点纷呈;3万亩云集核桃产业示范园、铜星乡雷竹生态旅游园等建设如火如荼。“站在发展的新起点,江油审时度势沉下身子,在农业发展上下足了工夫。”江油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去年,江油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4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62元。
借“李白”添魅力
繁荣文化彰显城市底蕴
在江油,处处可见唐代诗人“李白”的身影,大唐盛世的气息迎面扑来,为江油这座硬朗的“钢铁”城市增添了温和与包容的魅力。
作为享誉世界的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故里,近年来,江油迈开铿锵步伐,充分运用“李白故里”这张闪亮的城市名片,以打造“大景区”为重点,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李白故居太白祠、陇西院、李白纪念馆保护修缮如期完成。
“目前,江油正在规划李白文化产业创意园区。”青莲镇文化旅游服务中心主任王刚告诉记者,创意园以青莲镇太白碑林为核心景区,围绕李白文化和盛唐文化开发旅游产业,“仅青莲镇预计辐射16平方公里,带动全镇2万余名百姓受益。”
以文化为载体,江油将文化与商业紧密结合,雾山石刻、李白诗词书籍、李白文化扇面、诗仙阁酒等产品颇受各地游客喜爱。江油还大力支持“青林口高抬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市场,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江油,文化建设不再是“配角”,而是彰显江油城市深厚底蕴的生动实践!
(本报记者 廖姝)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23)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林书成在江油调研工业运行发展情况时强调,要全面实施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和创新驱动三大战略,做大做强特钢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建设“特钢新城”,切实当好...
江油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江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