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趋势,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初中化学课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越来越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热点问题,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个人肤浅做法。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实施素质教育以来,一些教师虽然承认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却把它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要想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摈弃旧的传统观念,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新的理念。这种理念包括:
1、学生可以对教学内容有选择的机会。2、学生可以对教学进度提出建议。3、学生可以与教师一起设计教学方法。4、学生可以对教学过程适当调控。5、学生可以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
二、改进教学方法,构建有利于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课堂教学模式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通过诱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学生的主体人格,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
1、明确和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否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而是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更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使教师的“输出”与学生的“输入”更通畅,更有效果,而且这种输出与输入不是过去的单向流动,而是双向流动。
2、创设参与环境,给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体作用创造条件
首先,创设民主情境,给学生课堂参与的机会。教师用现代教育观审视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活动在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情境中展开。教师亲切和蔼,真诚耐心,尊重学生人格,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充满信任和理解,提倡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遇到问题与学生平等协商,师生之间通过开诚布公的对话来相互沟通;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学生有新的观点和不同见解,教师应虚心容纳和接受。在这种情与情相融、心与心相碰、教与教相长、教与学互促的情境中,学生的主体意识才会有形成的“土壤”和生长的“养分”。
其次,创设悬念情境,使学生产生急于参与的心理。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情境,可以在学生的心理上形成一种强烈的挂念,使学生产生企盼、渴知的心理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引导学生积极而主动地思考和探究,如:“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时有一项调查的活动,活动内容是:测定最近一段时间内校园雨水的pH,绘制时间-pH关系图。调查后自然使学生产生“校园是否出现酸雨?”、“出现酸雨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减少酸雨形成?”等问题。这些问题正是新授课中所要解决的问题。
其三,创设空白情境,使学生有参与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教学中设置空白情境,给学生以适当的生理休息和心理调整的同时,也给学生制造充分显示主体作用的时机,强化了学生在探索新知过程中参与度,使学生较为自由和灵活地进行自我追求、自我想象、自我创新。
其四,创设成功情境,使学生想再次参与。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是主体参与不断深化的重要保障。成功,既是参与的结果,更是再次参与的起点。成功情境的创设是引发主体参与、促进主体参与、巩固主体参与的最佳手段。
三、实施个性化教育,建立有利于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教育机制
尊重学生个性,实施个性化教育,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基础工程。个性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特性、创造性以及个性的完整性。
1、通过情感教育,弘扬学生的自主性
在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要相互信任,教师把学生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来教育,教师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能自己解决问题,给学生以重任,关心学生的思想行为动向,为学生自主观念的确立开辟道路。同时,教师要满怀期望地对待每个学生,这样往往会产生“皮克马利翁效应”,因为期望意味着一种关心、一种信任、一种鼓励。这种期望必须是符合实际的,不能过高过低,要为学生领会,为学生感动。教师还要建立激励机制,以形成学生的激奋心理。对学生适当的物质激励是必不可少的,而精神激励更能充分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2、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发展学生的独特性
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首先,要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帮助他们在人生的生活道路中,找到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他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生活道路。有针对性的教育,并不排斥社会发展的统一要求。统一性要求是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有针对性的教育,必须是在统一要求基础上进行,是引导学生以不同学习方式达到这些要求,是在达到这些要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特殊的才能、兴趣和爱好。
3、通过启发式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性
通过教师的启发,让学生发散式地思考,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从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掌握探究的方法。同时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兴趣,从而把学生的一切潜能都挖掘出来,在这种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品质。实施启发式教育,要求教师创设一定的环境,充分尊重学生的特殊性,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解除学生的恐惧心理,使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畅所欲言,敢于提出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使每一个学生能力和创造性得到最充分的开发。
4、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完整的个性
教育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在活动和交往中培养学生完整的个性。教育活动和交往是按照教育目标要求组织起来的,教育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一种艰苦细致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对学生坚强、刻苦的个性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课堂气氛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具有熏陶、感染作用。因此,教师应自觉地利用这些因素,丰富、完善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主体作用能充分发挥出来。
(江油市花园路初中 唐庭君)
新闻推荐
本报讯“少年儿童听我言,上学玩耍讲安全,你们都是咱未来,安全问题非等闲,高高兴兴上学去,平平安安回家来……”3月29日(星期六),江油市委组织部的12名“党员义工”来到中坝镇桃源社区,或设立咨询服务台,或...
江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江油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