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2011)》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教材》不再单独设立“应用题”,取而代之的是“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乐园”等单元。数学课程标准对“解决问题”目标作了如下阐释: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同时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可见,新课程标准中的“解决问题”目标不同于传统教材中的应用题教学。教育理念是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学数学,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具有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等多重功能,是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历程,也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径。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教学这个内容,以下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应用题”教学的做法与思考。
一、联系实际,合理使用教材。新课程教材中教学内容设置鲜活,与生活密切相关,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讲,如何深刻领悟教材内容编写用意,合理使用教材的内容,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现在,教材上不再有“例题”,取而代之的称为“情境”。新课程不单独设立“应用题”章节,而是把解决问题与计算有机融为一体,通过创设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认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去发现数学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验版教材时,感到很困惑,在教学时,在问题素材的选用上,能主动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教学内容更具有生活味、应用味。但是在素材的呈现方式上就显得单一,而现在的新课标教材的素材采用对话、情境画、图表等方式多样呈现,这样的安排更利于学生展开学习活动。我们要深刻领会教材,更好地、合理地使用教材上的各种情景。
二、提供时空,自主探索。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数学教学要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交流学习的环境。而且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否概括和吸取他人的意见等。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加强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组织引导学生合作和讨论,使他们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如: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了数学问题,解题设想,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体会到:同一个数学问题可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可有不同的解决方式,相互之间受到有益的启发。通过讨论还能披露谬误,及时纠正学生在数学思维活动中的偏差,使学生既知道不同的解题思路、策略,又进一步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中解决问题,问题情境是师傅烤面包的情景,让学生认真、仔细地看懂画面。通过看画面和读题来理解题意,掌握题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经过怎样,结果如何。通过读题弄清题中给了哪些信息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实践证明,学生不会做,往往缘于不理解题意。一旦了解题意,其数量关系也将明了。让学生学会边读边思考,“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数学问题是什么?”在探索交流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去探索解题方法,要“算还要烤几次”这个问题,要先算“还要烤多少个面包?”这个问题。然后继续探讨列算式解答,学生在实际应用情境中,自己体验,自己感受解决问题过程和方法之后的练习题“做一做”要用好学生购买面包问题情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思考、探索讨论、交流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方法算。
三、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一开始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避免包办代替,注意指导学生复述思考过程。在练习时试着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解题思路。遇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然后集体分析讨论,让出错的学生明白错在哪里,别人是怎样分析的,把别人的思维过程作为研究的对象,学着分析。久而久之,学生的分析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虽然概括解题步骤是在学习了复合应用题时才进行的,但低年级开始应用题教学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按正确的解题步骤,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检查验算和写好答案的习惯。一道题做得对不对,学生要能自我评价,对的强化,不对的反馈纠正,低年级学生不善于从已知量向未知量转化,有时又受生活经验的制约无法检验明显的错误。因此,一要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可以先由师生共同完成,然后过渡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最后发展成学生独立完成。
四、算法多样,孰优孰劣。俗话说得好,学生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是学生自己的事。《新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解决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方法,我们要求学生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寻找其他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化。而不必硬性规定学生都要用两种方法或者就要用哪种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充分探索,去充分交流,对于一个班集体来说算法肯定是多样化的。我们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算法的比较,帮助学生比较不同方法的解题思路,并非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学生用哪种方法解决问题,对于他来说就是最好的方法,教师都应充分给予与肯定。算法的选用要由学生自己体验、选择。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对于选用哪种方法,要根据教材的应用背景,让学生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自己体验、感悟到解决问题时灵活选择,从而真正体现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学数学。
(江油市文化街小学 陈娟)
新闻推荐
凝聚发展共识 推动全程服务——江油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带着深厚的感情来到群众中,与群众坐在同一条板登上倾听他们的心声;深入社区村社与基层干部职工促膝交谈,认真了解和切实解决基层工作的具体困难;前往重大项目建设现场,调研指导规划设计和质量进度,推进...
江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江油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