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认为我们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设置情境,使枯燥的数学趣味化,令学生体验到数学并不枯燥,数学并不陌生,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创设生活情景,使学生体验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感受数学的趣味性,体验数学的魅力和价值。
一、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引入数学。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创设生活情景,使学生体验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感受数学的趣味性,体验数学的魅力和价值。如我在教学《循环小数》时,给学生讲这样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老师问学生:这个的故事能讲完吗?学生说不能。师问为什么呢?学生说反复不断重复相同的几句话。然后我就接着说:在我们的数学里有一个小数也就跟这个故事 一样,不断地重复出现,想知道是什么吗?就这样把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寻找实际生活原型,学习数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数学内容都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入课堂,使他们觉得所学习的内容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生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找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打通生活间的无形屏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我在教学“小数乘整数”这一章节时,让学生陪同爸爸、妈妈到超市去购买一些商品,了解这些商品的单价,记号商品的数量,付出了多少现金等等。在教学时,用学生自己了解的单价和数量去学习,让学生亲临现实情景,感到我们的学习内容熟悉、亲切、真实。这样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研究的对象,通过直观、形象的事例,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
三、深入学生生活实际,应用新知。
多年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偏重于脱离实际的机械训练和题型教学,诸如:糊纸盒、装配机器等等。长期这样的训练导致了学生思维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比如,在教学完求平均数应用题以后,我要求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数据收集和整理来了解某家、某厂或某队日常生活中的用电、用水的平均费用,自己班上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在元、角、分的教学以后,我利用数学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师生互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游戏,对于一些后进生,我还带着他们去学校商店,通过买一些学习用品,让他们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为希望小学献爱心活动过程中,我就借此东风,让学生把家里的零钱凑起来,计算出总金额,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熟悉了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兑换和简单的加减计算。
四、让学生回归生活实际空间,走进数学。
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提供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材料,创设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还要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收集数学信息,整理数学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主动的,将现实生活的情景与数学知识紧密的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去学习、去探究、去应用数学。在具体的实践中,学生既能将已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又要考虑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兴趣昂然,亲近数学,真正让数学走进的学生的生活,培养了他们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时,教师可联系学生50米赛跑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因为路程一定,所以时间与速度成反比例,也就是说如果甲与乙的速度比是3:5,那么他们的时间比就是5:3;反之,如果两人都跑5分钟,这时时间一定,路程与速度成正比例,路程比等于速度比等于3:5.这样,学生能够在头脑中形成正反比例的直观表象,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积一定,成反比例;一个因数一定,成正比例"了再如,应用题训练也应着眼于"生活化".这是指把应用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再去理解数量关系,理解了的数量关系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优化我们的数学课堂。(江油市永胜小学 唐玉青)
新闻推荐
为孩子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江油市胜利街小学成立首批家长志愿者护校队
本报讯为进一步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切实保障在校师生的安全,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安全防控网络,胜利街小学近日成立了首批家长志愿者护校队。学校经过近一个月的筹备,历经家长...
江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江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