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油被省委评为35个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之一。这是对江油坚持多点发力,夯实底部基础,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的肯定,江油书写了转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新篇章。
“全域江油”
助力产业提质增效
“全域江油”发展,是江油提出的发展理念。
工业是江油的传统产业,也是支柱产业。推进江油科学发展,首当其冲要推进工业的数量与质量并举。为此,绵阳市委常委、江油市委书记李江指出了路径:通过“一稳二限三退四进”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实现提质增效。
沿着这条路径,江油采取了三大举措。稳固提升以冶金机械为主导的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在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格局下,江油的特种钢铁成为“老树开新花”的典范。限制高污染、高耗能产业,有序退出采矿、石材产业,强力进军与江油相适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催生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医药绿色食品等三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转化成果,先后组建了六合锻造院士工作站、皇龙破碎3D打印实验室,助力工业企业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快车道。
发展农业也是一个重头。为扶持丘陵和山区经济发展,江油市财政每年安排1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丘区和山区,形成了平坝地区一马当先、丘区山区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江油已建成27.5万亩蔬菜基地,600万只獭(肉)兔基地。
像支持工业一样支持三产发展。精心打造“五大复合型文化旅游产业带”,加速建设国内外知名的李白文化精品旅游目的地。力争到2016年旅游收入较2012年增长3倍,达到60亿元以上,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江油第三产业的引擎和江油经济新的增长点。
围绕民生
提升民众幸福指数
双向六车道、全长35公里的一环路勾勒出了江油50平方公里现代化城市的轮廓;在涪江、昌明河、让水河之间,10.6平方公里的“明月新城”拔地而起;城东正在崛起;城南,老城区改造升级正在推进……“经济发展的结果就是要促进民生幸福指数的提升。”李江如是说。在推动经济发展中,江油始终注重民生为本,着力构建文明、富裕、和谐新江油——
借力河南援建,兴建了“豫江大堤”以及湿地公园。结合西环线建设,打造了滨河景观游览区。去年,江油又投资3亿元建设了体育主题公园。
李白文化、道教文化、火药文化、红色文化等造就了江油得天独厚的人文景观。依托这些资源优势,江油把青莲作为中国诗歌小镇进行打造,2017年,成(都)西(安)高铁将会建成。届时,青莲可直通古都长安。
正是看到这样的优势,陕西竹园嘉华投资集团计划投资30亿元,打造占地10多平方公里的4A级旅游景区“李白文化创意产业园”。
走进江油,感受到的是江油正在向景美、商荣、幸福的文明城市、宜居城市阔步迈进。
实施“11321”
打造美丽江油
在江油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上,一致通过了全面建设“诗意中国·李白故里·美丽江油”的决策。围绕全会确立的总目标,江油将大力实施“11321”发展战略,决心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之路。
产业布局上,以京昆高速、S205线、中雁公路为主轴梯次布局新型工业、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现代服务业,形成以江油工业园区为核心,武都、厚坝、含增、龙凤等一批特色产业园为依托的工业集中发展区。稳固提升以冶金机械为主导的传统产业,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耗能、低产出产业,有序退出采矿、石材产业,强力进军战略性新兴产业。
农村经济建设中,按照“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要求,推动武都、青莲、厚坝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取得新突破;支持山区乡镇依托资源,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建设一批优势农产品种养和加工基地;围绕助农增收建设新农村综合体。
城市的建设上,遵循“减量、留空、增绿、修复”的原则,注重生态水系建设和历史文化传承。以“精、美、特、新”的高标准推进城市建设,形成综合化的城市业态、差异化的城市文态、山水化的城市形态、景观化的城市生态,力争达到“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画中”的城市品质。 (雷兴双)
新闻推荐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量的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意义,又揭示其几何直观,使数量关的精确刻划与空间形式的直观形象巧妙、和谐...
江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江油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