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斌 记者 彭雪
她身患绝症,却强忍病痛坚守在基层公共卫生一线;她二十年如一日忘我工作,成为村民心中的“健康卫士”;她,就是江油市太平镇卫生院医生王云华。日前,记者走近她,了解了她的世界。
村民的健康 她了若指掌
当日,记者来到王云华所在的卫生院公共卫生科,她和同事们正忙着为新生儿预防接种,详细记录每个孩子的状况。
记者注意到,她脸色苍白,虽然室内温度极低,其脸上却渗出细细的汗珠。记者嘱咐她赶快休息,王云华却说没事,上午刚打了“干扰素”(一种防止癌细胞转移的针药),有点发低烧,除腰部疼痛外,全身酸痛。“已经习惯了,长期全身乏力,每周两次常规打针后,各种症状更加明显,但既然身为医生,就要把村民的健康放在第一位。”王云华说。
记者注意到,在其桌上摆放的一摞摞“健康体检表”上,详细记录着全镇人口的所有健康数据,以及辖区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特殊群体的详细管理状况。据院长赵顺军介绍,王云华来了后,辖区近8万村民全部进行了健康体检,建立了详细的纸质和电子健康档案。该科仅预防接种一项,一年就要注射2万余人次,其任务繁忙可想而知。
身患绝症 心中装的是村民
今年42岁的王云华做乡村医生已有23年。
成为乡村医生后,在尽力减轻村民痛苦的同时,为了让村民少花冤枉钱,王云华坚持学习,最终,成为业务骨干,后调至现在的卫生院成为公共卫生科科长。她所负责的科室业务繁多,辖区食品行业、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通知辖区孕妇体检,儿童保健和计划免疫……在非典防控、“5·12”特大地震、手足口病防治、H1N1流感防治等一系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王云华总是冲在最前面。只要村民有需要,无论白天还是深夜,她仍坚持出诊。
2013年春节过后,王云华常感腰背疼痛难忍,乏力,睡觉翻身困难。由于她是个工作狂,直到当年8月,才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肾癌。之后,在省人民医院进行右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命终于保住了,但她却坚持不化疗,还要求家人不要对外说她的病情,包括亲戚朋友。由于住院,大家才知道她得了绝症。她还笑着对探望她的领导、同事、朋友说:“我是医生,比谁都清楚,一定会挺过来的。”住院期间,她数次要求出院,回原岗位上班。
她坦然地告诉大家:“我剩下来的时间不多了,只要有一口气,就不能置村民的健康不顾。”王云华术后仅住了9天院,未拆线就出院了。之后不久,仍在打“干扰素”的她便匆匆上班了。
上班后,同事们都有活就抢着干,生怕她再出意外,让她动动嘴指挥大家干就行了。可她仍亲历亲为。
减轻村民病痛 心里就踏实
王云华的丈夫左强含泪说:“她经常腰部剧烈疼痛,但却总替别人着想,从来都不舍得休息。”
王云华的同事廖涛感叹:“随时随地关心村民的健康,是她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她记不清女儿和丈夫生日,但对全镇村民的健康状况却了若指掌,一直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癌症手术后,她更加忙了。”
太平镇敬老院,今年72岁的徐红培老人一说起王云华就翘大拇指,连夸王医生技术好,待人热情,像自家亲闺女似的。太平镇最偏远的山村当数青龙村,村民庞永志说,不管刮风下雨、白天黑夜,只要有事,给王医生打个电话就来了。
2007年,王云华被江油市疾控中心授予“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个人”,被江油市卫生执法监督所授予“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先进个人”,2009年、2011年、2014年“公共卫生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一个又一个。在荣誉面前,王云华感到更多的是责任和压力,她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公共卫生工作中。
新闻推荐
游仙区新桥镇农民李嘉文:我一直在新疆打工,已经有4年没有回家了,今年回家,看到流经家门口的芙蓉溪水质大变了样,这是沿线老百姓的福气。希望政府加大监管力度,不定期对沿河的企业进行突击检查,进一步规...
江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江油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