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苏东华 文/图)为改善平政河流域环境现状,绵阳市投入巨资,实施了“引涪(江)济平(政河)”工程。利用龙西堰水利工程,从涪江取水,引水到平政河,满足龙西堰和平政河生态用水需要,进一步改善城区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那么,备受关注的“引涪济平”工程建设进度如何?记者昨(8)日了解到,其引水工程预计今年底完成,届时,平政河不再成一潭死水,实现长期补水。
“引涪济平”
改善平政河水质
记者了解到,平政河水质出现反复情况的原因:春节前,绵阳市关闸蓄水,导致水体不流动,上游来水水质情况较差,加之冬季两岸枯枝落叶堆积,阳光暴晒后,枯枝落叶腐败,污染了水质。同时,平政河沿岸茶楼聚集,游客较多,随手扔垃圾现象严重,导致河道内垃圾增多,加之清理不及时,造成水质恶化。另外,一些市场、茶馆、小区、养殖企业出现污水直排现象,致使平政河部分河段河道内淤泥垃圾较多,河水出现发臭发黑。
为改善平政河水质,市相关部门采取从涪江抽水,补给清水为河道“冲澡”,可暂缓平政河水发臭发黑的现象。昨(8)日,记者在绵江路邓家坡电站处看到,有三个管道正在从涪江抽水,为平政河补水。最大放水流量为0.5立方米每秒,放水时间根据平政河的情况而定。
加班加点
决不能影响工期
在江油市九岭镇中河村的“引涪济平”工程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两台挖掘机正在不停地作业,将河坝里砂石进行处理,部分管道采用明挖填埋的方式进行施工。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施工方采取了“人停机不停”办法,加快建设工程的输水“动脉”。工程人员唐祖茂对记者说:“自开工以来,我们加班加点也决不能影响工期!”
在施工现场前方,一条约800米的管道已初步形成,用的水泥钢筋,就像一条“地下河”。龙西堰管理所所长张伟说,这个标段准备安装PCCP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构成“引涪济平”工程输水动脉的主要管材为钢管,PCCP管由钢筒外缠绕预应力钢丝,再喷以水泥砂浆保护层。PCCP管使用寿命长、运行维护费用几乎为零,保用60年以上,是大型水利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新型复合型管材。
在“引涪济平”工程一标段,记者看到,施工人员同样在忙碌着,该标段采取了暗渠和明渠施工建设。据介绍,一标段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其中渠首钢筋砼压力箱涵段长91.4米,暗渠改造段长1905.35,明渠改造段长614.4米。随后,记者在其引水工程的取水口围海水电站看到,这里的取水设施齐全,河水绿地。该工程投入使用后,将水源源不断地送至平政河。
引水工程
日引水34万立方米
据了解,该项目为新建龙西堰取水枢纽,设计取水量为4.0立方米每秒,取水位为496米。工程从上游围海电站左岸已建生态泄水闸出口镇墩处衔接,采取钢筋砼镇墩外包原出口镇墩,内接钢筋砼箱涵,沿着原天星堰渠道走向,向下游方向延伸,进入九岭镇中河村原龙西堰取水口。该工程主要分为4个部分组成:渠首压力箱涵段长91.40米,暗渠改造段长1905.35米,明渠改造段长614.4米,倒虹管段长1536.55米,引水建筑物总长约为4128米。
张伟说,“引涪济平”工程是平政河水环境污染治理的水源工程,预计在今年底完成。引入清洁水源将有效改善平政河的生态环境。该工程建成正式运行后,日引水能力可达34万立方米,在满足平政河需水量的基础上,同时保障城区生态用水和沿线城乡群众生产生活用水。
施工现场
上游围海电站取水口
新闻推荐
本报讯4月9日,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侯再金一行来到四川国程农业有限公司的药用植物博览园,授牌该园为学校教学实践基地,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有机中药材的...
江油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江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