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廖 姝
今年初,绵阳市确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目标为1145亿元。各地如何结合实际,发挥优势,确保目标“底线”顺利圆满实现?昨(20)日,记者采访了涪城区委书记廖凯,游仙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华斌和江油市委副书记、市长马辉。
记者:优质项目是拉动投资的重要引擎。涪城在项目建设方面有何打算?
廖凯:今年,涪城区投资和项目建设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多,经受的考验比预想的大。尽管形势严峻,我们仍坚定信心,努力确保投资平稳增长。我们将抢抓国家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以及科技城获批实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的政策机遇,建好软件产业园、电商产业园、光通信产业园等孵化平台,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围绕发展“4+2”高端成长型产业和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坚持招大引强,强化要素保障,抓紧签约一批、落地一批、建成一批、达产一批项目。同时,注重与“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相对接,加强项目包装和策划,力争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省、市的大盘子。
记者:新形势下,怎样推进重大项目顺利开建?
廖凯:我们将严格执行项目联系责任制,对全区重大项目进行梳理,逐一明确到每名区级领导和区级有关部门。同时,要求联系领导和部门定期主动深入项目现场了解情况,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具体困难,督促指导项目加快推进。对已签约的项目,将加强与市级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汇报,做好后续服务工作,使其尽快落地开工。对有合作意向但尚未签约的项目,将尽最大努力力促尽快签约。
记者:涪城如何从考核方面加大投资和项目推进力度?
廖凯:我们区委、区政府将坚持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推进措施”的要求,把工作责任落到实处。项目建设日常工作、资金争取情况、项目完成情况及项目服务工作等将纳入项目推进建设考核办法;相关部门将以旬为阶段、以月为目标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的检查力度,对应开工而未开工的项目,及时对责任部门提出整改要求并责令其限期开工;对于投资增长较慢、推进严重滞后的项目,将对责任单位一把手开展专项督促和约谈。
记者:基础设施是招大引强的关键。游仙区在这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陈华斌:游仙区将紧紧围绕产业发展的生产配套和以人为本的生活配套,突出抓园区基础设施,既满足入园企业生产需要,又夯实专业园区项目招引基础;突出抓新型城镇化,全力推进魏城、石马和徐家镇第三批省“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建设,为新项目的招引落地开拓发展空间。同时,积极探索引入社会资本投资模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夯实产业基础、改善民生中抓项目、促投资。
记者:结合发展实际,游仙如何将全市项目推进暨投资促进工作会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陈华斌:我们将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县市区的好经验、好做法,紧扣市政府“项目引进落地实施年”相关工作要求,全面梳理、深入研究国、省、市、区四级优惠扶持政策,吃透国家相关文件精神,用好、用活、用足政策,提高经济新常态下抓好项目投资的能力。注重产业链延伸,突出龙头企业作用,围绕区域内优势产业,充分发挥广东、浙江、江苏3个驻外招商小分队作用,突出招引一批带动性强的大项目,集中力量跟踪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好项目;同时注重与区域内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624所等科研院所对接协调,力争引进一批军民融合发展的特色项目,启动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园。
记者:游仙怎样突出抓好项目落地,盘活存量促进投资?
陈华斌:游仙将围绕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竣工、竣工项目抓投产,狠抓要素保障和企业服务,确保每月至少一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一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工业发展方面,大力支持和帮助企业技改扩能,指导企业引进战略合作伙伴进行转型升级。同时,注重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孵化中心作用,全力招引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业方面,加快建设红星美凯龙、海悦·银河城、丰泰商业中心等一批辐射力、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
记者:江油市将采取哪些措施保障重点项目强力实施?
马辉:江油将从抓制度、抓进度两个方面,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强力实施。具体说来,始终坚持“一把手”抓项目、抓投资,从严落实“四定”责任制,实行项目投资工作“旬督查、月通报、季小结、年考评、适时提醒、逗硬问责”,以更加严格的“过程控制”、更加逗硬的“监督倒逼”,确保全年237个重点项目更好更快实施,推动固定资产投资跨上新台阶。深入实施“重点项目落地开工促建攻坚行动”,大力推进签约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加快在建项目实施进度;积极推动竣工项目达产达效,尽快形成经济增量。
记者:面对新常态,江油如何实现招大引优,取得更大突破?
马辉:我们将借力科博会、央企入川等重大平台,用好“三会一节”独特机遇,办好“江油市高端金属材料推介会”等5大投资推介活动,依托“一园八区”转型升级和“城市经济体”建设,突出高端工业、特色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常年保持6个重点产业发展组60人以上的专业招商队伍规模,进一步深化建链、延链、补链招商,力求实现招大引优。另外,我们还将精心策划,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和绵阳市重点项目“总盘子”,务求优质项目梯次跟进。
记者:在项目争取和落地的服务上,江油有哪些实实在在的措施?
马辉:江油将继续坚持贴心服务不间断,务求“洼地效应”持续释放。比如全面推行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和“一窗制”、“受办分离”,变“一站式”服务为“一条龙”服务。精研细读和准确把握国家、省上相关文件精神实质,全面引用绵阳科技城政策体系,及时梳理、修订江油市“自求平衡”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体系,更加合法合规地加大对招商引资的支持力度。同时,强化支撑,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力争资金、土地、电力等要素保障不缺位,务求政府支持精准发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苏东华文/图江油城区位于涪江和平通河冲积形成的江彰平原上,涪江和平通河穿城而过,两岸景色如画。昨(21)日,“寻找绵阳最美最脏河流塘库行动组”来到江油城区进行探访。...
江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江油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