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田明霞
5月底,四川省检察机关首届“维护公平正义——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评选落幕,现任江油市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科科长肖捷敏入选。日前,记者采访肖捷敏时,看到她的办公室书柜里放着不少荣誉证书和奖牌奖杯,一面“为民请命好检察官”的锦旗显得格外醒目。她说:“荣誉属于过去,关键是老百姓有困难时,能想到我可以帮助他们,这才是我们作为检察官毕生的荣誉。”
为民解难
帮困难群体抗诉维权
今年48岁的肖捷敏是北川禹里人,中学毕业后通过招考,成为北川都坝乡干部。1988年,她先后调入北川和江油的法院工作了近20年,一步一个脚印,从书记员成长为法院庭长。2007年,肖捷敏调入江油市检察院的民事行政庭工作。“在这里,主要是对各类民事、行政案件的质量及执行进行监督。”肖捷敏说,《民诉法》自2012年修正后,称得上是百姓打官司时的最后司法救助平台。
2010年,江油奔箭水泥厂响应国家政策关停,享受政策性补贴。该厂72名职工按公告到厂领取补偿金,被要求在显示公平的《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上签了字。几个月后,这72名职工先后申请仲裁和起诉,请求以欺诈、胁迫、显失公平为由,撤销《解除劳动合同协议》的经济补偿金条款,由厂方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给支付补偿金,但是诉求均没有得到支持。
随后,这72名下岗职工到江油市人民检察院申诉,肖捷敏仔细梳理案卷,发现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于是,肖捷敏克服案件情况复杂、涉及相关法律规定多等重重困难,将全案圆满审查完毕,向绵阳市检察院提请抗诉。市检察院采纳了她的意见向市中院提起抗诉。通过二审审理,这72名下岗职工的诉求得到支持,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据悉,民行科共办理困难群体权益维护案件366件,帮助困难群体获取经济赔偿300余万元。
秉公办案
赢得社会公众称赞
2014年,肖捷敏接到了这样一起案子:出租车司机苟显斌2009年驾驶出租车时发生交通事故,但与其所在的出租车公司未达成工伤赔偿事宜,在长达3年的时间内分别诉讼至江油、绵阳及四川省三级法院请求裁判认定为工伤,诉讼请求未得到支持后,即向绵阳市检察院提起抗诉申请,接到该案后,肖捷敏立刻带领该科干警对这一案件进行调查取证。
肖捷敏发现类似这种私人车主通过挂靠公司,雇佣司机经营的模式不仅在江油,包括绵阳甚至省内各大城市都存在。而这些被雇佣的司机因为私人出租车这一特殊形式,往往只能遵从出租车公司划定的义务,却难以享受到劳动者应有的权利。肖捷敏把调查取证的资料和想法做成了一篇调研文章,并报送市检察院后发出检察建议,要求对江油市个人出租车证照规范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责令出租车个体车主依法办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违者禁止其经营出租车运输业务。这一做法为彻底消除堵塞出租车运营管理漏洞开创了全省先河,切实保障了类似苟显斌这样的出租车司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绵阳市广大出租车司机们的好评。
就这样,在这8年来,肖捷敏带领民行部门办理各类案件已近700件,办案数量和质量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名列前茅,切实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为困难群体讨回了公道,得到了群众的赞扬。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肖赟梅走进江油市光荣院,记者看到绿树婆娑、整洁有序,老人们脸上洋溢着满意与幸福,工作人员耐心细致。作为绵阳境内唯一的一所光荣院,该院是接收与供养无亲属照顾的烈属老人、孤老...
江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江油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