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不少市民开始腌制香肠腊肉。无论农贸市场还是超市,总能看到扎堆灌制香肠的场景。然而,昨(20)日,本报记者在城区各大农贸市场采访中发现,除正规摊点外,大多数香肠加工摊点都是临时搭建,卫生状况令人担忧。
农贸市场:自制香肠摊点有几“无”
在花园双胜集贸市场一香肠灌制点前,前来挑选猪肉灌制香肠的顾客络绎不绝。没有戴手套、口罩、没有佩戴健康证的女摊主利落地将猪肉切成块状放进塑料盆,然后把肉放进一只不知洗过多少肉的塑料桶中洗。绞肉机则放在阴暗潮湿的一角,上面还挂着不知何时留下的肉沫。打开电源,将已经腌制好的肉抓进绞肉机,用反复使用多次的塑料盆将绞碎的猪肉接住。之后,开始灌制,灌好的香肠放在有些污物的摊面上,摊主一边与顾客们相谈甚欢,一边拿着麻绳拴香肠。
期间,偶尔会遇到其他客人买羊肉、羊杂,摊主收了钱后又直接继续手头上的工作......
在塘汛镇中山市场,“一台搅肉机、几个脸盆、两张桌子构成的简易灌制摊点到处都是。每个摊点都围满了正在等候灌制香肠的市民。在现场,记者看到,一女摊主手持肠衣,将搅拌好调料的肉灌进去,过了一会儿,有人来买姜,摊主便放下手中正在灌制的香肠,把姜称了,收钱后,没洗手,又开始灌香肠……摊主说,她本来在市场上卖菜和姜蒜,看这段时间灌制香肠赚钱,便顺便增加了这项服务。
在这个农贸市场,几乎每家肉摊都提供现场加工香肠的业务。大部分消费者在摊贩处买好猪肉后,以每500克1.2至2.5元不等的价格让摊贩帮忙加工成香肠成品。记者注意到,市场上从事香肠加工的人员几乎都没有健康证及戴口罩和手套,也没有穿工作服。当记者以顾客的身份要求查看卫生许可证时,一摊贩说有许可证,但是太忙没有带出来。当记者问及担不担心卫生状况时,正在一旁等候灌香肠的赵大婶说:“每年都是这样灌制香肠的,也没有什么问题,还是比较放心。”
在绵阳城区鼓楼市场、建设街市场、临江市场,记者看到的情况大同小异。
超市专卖店:卫生状况基本过关
在御营新村菜市场一冷鲜肉专卖店,记者看到,灌制香肠的营业员身穿白色工作服,有健康证并戴了口罩和帽子,食品卫生许可证挂在显眼位置。
在沃尔玛、大润发等大型超市香肠灌制点,前来灌制香肠的市民也络绎不绝,工作人员都着装整齐,卫生许可证挂在明显位置。
执法部门:近期将展开检查
记者从卫生执法、质量监督部门了解到,随着春节的临近,各大农贸市场及城郊各乡镇临时增设的摊点每天都在增加。为保障广大市民的消费安全,前段时间,对腌腊制品和香肠生产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下一步,相关部门将加大监管力度,对临时摊点进行全面抽查,力保市民吃上放心香肠。无证经营、各经营加工点卫生状况将是春节前抽检的重点。有关部门提醒市民,在灌制香肠时,最好选择到环境卫生较为放心的店铺,查看卫生许可证,并现场亲眼看着灌制,以保证食品安全。如果在超市或者农贸市场选购成品,请注意查看QS标志。
(实习生张艳梅 本报记者 彭雪 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22日,以“在一起”和“文化力和影响力”为主题,由人气颇旺的FM103.3绵广交通广播和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绵阳电影院、绵阳中环电影院和万达影城共同承办的2012“文净电影馆观影活动...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