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根据汇总,第三方评价小组的5票中,基本满意及以上占4票,不满意1票,根据半数以上同意即为通过的原则,该申诉单位申诉成功。”经过第三方评价小组成员对信件进行无记名投票后,来自经开区塘汛镇的副镇长赖丽萍得到了一个不再委屈的结果。
3月27日下午,书记市长信箱第三方评价会第一次会议在市网管办举行,第三方评价小组对两起申请第三方评价的信件进行了重新评价(如图)。最终,当天的两件申诉案例分别以全票通过、和4票通过1票反对的结果,被重新判定为“基本满意及以上”。
去年7月,绵阳开通书记市长信箱,并开设了群众来信打分测评,由写信群众对信件办理情况作出评判。不少群众对信件办理情况表示满意,但同时也有群众对此表示不满意。面对这些不满意评价,不少办理信件的职能部门觉得“委屈”,因为有的诉求不合法、有的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有的是相关部门无法解决的问题。
为了杜绝这些“委屈”,让评价更加公平、科学、合理,今年3月,书记市长信箱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评价小组成员除市网管办、市委政研室、司法部门的常设代表外,还根据信件内容临时邀请律师代表、基层乡镇代表以及部分群众代表。评价小组的成员们通过听取申诉单位的陈述、查看相关证据和法律依据、问询等方式,了解情况,并展开讨论,最终,进行无记名投票,得出最终评价结果。据市委(市政府)互联网宣传与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书记市长信箱第三方评价开展时间一般为单月上旬。在每次召开第三方评价会议前,除正副组长外,其他成员由绵阳市书记市长信箱不满意信件第三方评价小组组长根据情况确定。“保护公平诉求与畅通诉求渠道一样重要 。”受邀前来参加第三方评价会的群众代表王志力说:“通过亲身参与,充分感受到第三方评价机制的科学、合理之处。”
(本报记者 袁媛 文/图)
新闻推荐
□米文宝本报记者张伟今年,1至3月,石塘商贸物流城实现税收3100余万元,完成区政府下达任务的10倍;实现固定资产投入5亿元,完成区政府下达任务的100%。如此靓丽的“开门红”答卷背后,是...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