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市中心医院成功实施了西南地区首例ART(多焦点散光型人工晶体)手术,该例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市中心医院的白内障手术已经从以前的复明手术进入屈光手术时代。
该例接受ART人工晶体的白内障患者是绵阳市一位文艺工作者。他患双眼白内障合并200度散光,1年前接受了一只眼睛的白内障手术,因为当时还没有具有散光矫正功能的多焦点人工晶体,手术中选择了单焦点散光晶体。那次手术后虽然远视力达到了1.0,但因为单焦晶体不具有调节远近的功能,所以看近处必须借助老花镜,这给他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实施本次手术后,他的远视力1.2,近视力J2,可以看见远距离的风景、中距离的五线谱和近距离的手机信息,完全摆脱了眼镜的困扰。
据主刀医生王晓莉介绍,多焦点散光型人工晶体可折叠技术保障了最小的手术切口;多焦点技术可以使患者同时看清远、中、近距离的事物,获得全程功能视力;非球面技术保障患者在光线条件较差的环境下依然拥有好的视力;而整合了散光矫正技术的ART人工晶体使白内障从复明手术进入到真正的屈光手术时代。
(李桂蓉 朱芯仪 本报记者 王耘)
相关链接
长期以来,不管是医生还是患者都认为:白内障就是等看不见的时候做手术,手术后就能看见了——这就是复明手术的概念。然而,随着技术、设备以及人工晶状体设计的进步及人们要求的提高,白内障手术已不再是单纯的脱盲脱残的复明手术,而是要求最大可能的提高术后视觉质量的屈光手术。通俗来说就是:不但要看得见,还要看得好;能看远又能看近;不但白天视力好,晚上视力也要好。
新闻推荐
一岁多男孩竟得睾丸癌四0四医院小儿外科为其切除单侧病变睾丸,医生称不会影响将来的生育功能
1岁10个月的小男孩东东不幸罹患睾丸癌,幸运的是,由于早发现,早诊治,癌细胞并未转移。今年3月,东东在四0四医院小儿外科接受手术,医生为其成功切除病变的单侧睾丸。医生表示,癌症不会威胁东东的生命,剩下...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