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谱写“中国梦”的绵阳篇章,对游仙区来说,就是要引导全区党员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地按照 “实施跨越发展、建设富乐游仙”的总体取向,紧紧围绕“四区一中心”发展定位,在更高水平上实施工业强区、三产富区、开放兴区“三大战略”,在西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立足实际,凝聚建设富乐游仙的思想共识。有共识才有合力。只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地方和国家、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形成托举“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当前,游仙经济总量不大、经济结构不优、发展质量不高、发展资源匮乏的基本区情还没有根本改变,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新的社会矛盾还不同程度存在。形势催人、现实逼人,不进则退,慢进也退。为此,我们提出了“实施跨越发展、建设富乐游仙”的工作总取向。实施跨越发展是战略,建设富乐游仙是目标。所谓跨越,就是要突破常规,凡是外地已经采取的做法,都积极借鉴和运用;凡是政策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大胆探索和试行;凡是上级政策和规定有一定弹性幅度的,都从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千方百计用好用活用足政策,以实现后发超越。所谓“富乐”,“富”就是实现强区富民;“乐”就是人民安居乐业,群众幸福感普遍增强。我们要通过主题教育活动,把实施跨越发展作为谱写“中国梦”游仙篇章的路径共识,把建设“富乐游仙”作为谱写“中国梦”游仙篇章的目标共识,牢固树立机遇自信、目标自信和路径自信,为夺取经济社会发展新胜利打下思想基础。
统筹兼顾,纵深推进“中国梦”游仙实践。发展是最好的教育,教育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这条主线,确立了“六个第一”的工作原则,在发展中抓教育,在教育中抓发展。即:始终把解放思想作为第一先导,始终把“工业强区、三产富区、开放兴区”战略作为第一引擎,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抓手,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追求,始终把真抓实干作为第一要求,始终把党的建设作为第一保障。这“六个第一”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我们坚持创新机制、激发潜能,围绕建设新型工业集聚区、“两化”互动样板区、城乡统筹示范区、现代城市宜居区、绵阳商贸物流新中心“四区一中心”发展定位,三化联动、产城一体、园城相融,统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通过主题教育活动,要在发展方式、发展形态、发展环境上实现创新突破,形成项目、资金、人才集聚高地,力争今年新增园区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56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80亿元。同时,要以大招商推动大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繁荣商贸物流业和文化休闲旅游业,加快建设“一片五园两新区”,为绵阳建设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创新载体,突出主题教育活动的游仙特色。当前,游仙同兄弟县市区一样,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引导全区上下继续弘扬“敢想敢干敢为先,先行先试先创造”的游仙精神,坚持思想引领、能力提升、全员参与,以主题教育活动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我们要分类推进机关、农村、街道社区、学校、医院、行业协会、两新组织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认真办好富乐大讲堂、道德讲堂、“廉政教育大讲堂”、“空中广播课堂”,将 “中国梦”宣传到千家万户。要按照“重团结、抓落实、作表率、敢担当”要求,坚持在招商引资、征地拆迁、信访维稳、项目建设一线锤炼干部、培养干部,开展科级干部轮训、后备干部能力补缺培训、一般干部和村(社区)全员培训“三大”培训工程,深入开展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公开承诺践诺活动和改进工作作风、优化投资环境“一评五制三整顿”专项活动,提升干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攻坚克难”三种能力,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要找准问题,破解难题,引导广大群众增强法制意识,算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两本账,努力形成抓发展、惠民生、促和谐的长效机制。
(作者系中共游仙区委书记)
新闻推荐
本报讯“微编中国梦,微讲中国梦,微播中国梦……”日前,涪城区各级文明单位正以“六微”为抓手,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微编中国梦。活动中,文明单位或个人积极采用图片、文字、图片...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