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得月·星城的上千住户和商家买房快两年了,直到现在还没有拿到房产证。找了开发商沿江房地产开发公司很多次,都说是正在全力办理,不知道我们的房产证何时才能拿到手上?”有多位得月·星城楼盘的用户打进本报新闻热线2268888反映,记者近日进行了调查。
房产商:公共绿地建设,旧楼成“拦路虎”
绵阳沿江房地产开发公司副总经理陈光英介绍,2008年3月,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在批准得月·星城楼盘建设项目时,将与得月·星城相邻的原粮机厂6层住宅楼拆迁任务落实到了沿江房地产公司,并作出强制性的规定,要求原粮机厂6层住宅楼拆迁后的1500平方米,必须全部用于建设城市街头绿化广场,不得用于它途。
陈光英说,目前该楼40户中有30户已和沿江房地产公司签订了《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协议》,住进了得月·星城的电梯大厦。还有10户人家仍在旧楼里“坚守”,致使规划的公共绿地建设无法进行,影响到得月·星城全部住户商家的房产证暂时无法办理。该负责人表示,将加大和10户的拆迁补偿协商力度,尽快办理房产证。
“坚守”住户:不是对着干,而是希望提高补偿标准
记者在原粮机厂6层住宅楼现场看到,该楼墙体斑驳,“5·12”大地震造成的裂缝依稀可见,楼道狭窄昏暗,裸露在外的电线如蛛丝网,有碍市容。
1单元5楼7号的魏超泰老人,是10户“坚守者”的谈判代表之一。“我们不搬,不是要对着干,而是希望有一个合理的补偿标准。”魏超泰说,他们的要求是,按套内面积20%进行补偿,不算公摊面积;免几年物管费;房屋要求开发商简装。
沿江房地产开发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次旧楼拆迁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公共绿地的建设,公司承担的本身也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已拆迁30户是按照套内面积13%补偿的,如果同意了这10户20%的补偿要求,对30户已拆迁住户就显失公平。他们将继续和这10户加强沟通和协商。
已迁住户:拆迁补偿基本满意,公共绿地建设应支持
74岁的李开华,是已拆迁30户之一,也是当年拆迁的谈判代表之一。“当年为了和沿江房地产公司谈判拆迁补偿,走访了绵阳城区多个楼盘,觉得按套内面积13%补偿,较为合理,也就接受了,30户都基本满意。得月·星城2011年10月竣工,30户当时就搬进了新房。现在我住在一幢一单元15楼,光线又好,又凉快,简直享福了。”李开华高兴地说。
记者走访了原粮机厂6层住宅楼周围的一些居民,大家都认为公共绿地广场建设应该得到理解和支持,希望早日建成,成为周围居民的健身休闲场所,成为城市的一处园林风景。
(本报记者 陈荣)
新闻推荐
当惊喜来敲门,幸福不止一点点;上海大众斯柯达绵阳艾潇4S店为年中冲量,6月29日将在4S店内举办大型促销“艾潇斯柯达年中冲量全系负利润秒杀”活动,年中促销加时赛最后一天,上半年最具有震撼的优惠幅度,...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