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绵阳市在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过程中,立足全覆盖教育,提出“五进教育活动”,通过进公众讲堂、传统媒体、新兴媒介、群众广场、村社楼栋,体现多样性、群众性、广泛性、全面性,凝心聚力为谱写“中国梦”绵阳篇章传递正能量。目前,“五进教育活动”正扎实开展。
进公众讲堂。开展领导作专题报告、专家学者谈昨天和今天、先进典型谈成长体会、工人农民青年谈我的梦想等“四谈”活动,通过学习报告会、支部生活会、电视台专题采访、广播电台专栏热线、坝坝会、班级会、车间会、俱乐部交流会等方式,让大家谈“中国梦·我的梦”,并把“意义深远、教育深刻、群众欢迎”的谈话刻录成光碟,下发到基层单位,依托远程教育站点开展学习教育。
进传统媒体。在绵阳日报、绵阳晚报、绵阳电视台、绵阳广播电台、绵阳政务网等传统媒体,开设专栏,每天登载、播放“主题教育活动进展”、“一起畅想‘中国梦\’,勤劳奋斗我的梦”等方面内容,抢占主流意识形态的制高点。
进新兴媒介。抓住互联网、广告视频传媒等新生媒体的强大覆盖力量,及时在腾讯网、新浪网、搜狐网等门户网站发布主题教育活动消息、精炼的群众感言。特别用好QQ、微博、微信、手机报和手机短信等新生媒介,充分利用推送快、灵活生动的特点,刊发有形象有看点、能带动能示范的教育工作、群众言论等。利用城市广告屏、商场广告屏、小区广告屏、公交广告屏等,以动漫、图片、音频、字幕等方式进行密集宣传教育。
进群众广场。在群众常去的休闲文化广场,围绕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有宣传标语、有文艺表演、有群众歌曲、有发展成就展览、有主题教育讲座、有志愿服务”等六有活动,寓教于乐、示范带动,吸引群众主动参与。
进村社楼栋。结合“千名干部进社区”、“挂包帮”等活动,将机关干部组成小分队,包片包村、包社区、包楼栋,进村社、进小区、进商铺、进住户,把“中国梦”与个人梦有机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在小区、村社开展“有宣传标语、有宣传专栏、有宣传图画张贴”等三有行动,实现在家门口开展“中国梦”教育。
(绵组 本报记者 任小昌)
新闻推荐
社会各界,广大网民朋友: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察局、市文联、中国移动绵阳分公司组织开展了“清风润绵州”廉政文化建设文学艺术作品、廉政公益广告创...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