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0岁的罗艳,是绵阳电业局的一名普通员工,在丈夫左臂高位截肢的情况下,不向命运低头,不向困难屈服,靠着一股子倔劲,撑起了这个家,并将女儿培养成德才兼备的重点大学学生。
丈夫残疾
坚强女人撑起一个家
1992年,在市中心医院工作的罗艳认识了丈夫钟志,当时,在城区供电局工作的钟志因故造成左臂高位截肢,右手功能性障碍,住进了市中心医院。住院期间,罗艳被钟志坚强乐观、善良自信的天性深深吸引,两人相恋了。1993年11月,罗艳不顾父母反对和朋友劝阻,毅然决然地和丈夫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为了照顾丈夫,罗艳义无反顾地从医院调动到电业局后勤部工作。
1994年6月,罗艳夫妇的女儿钟蕊霜降生了,家更像个家了,也更温馨了。然而喜悦的背后,罗艳也隐隐有些担忧,家里经济本来就不宽裕,现在又平添了一张嘴,日子过得就更加窘迫了。
女儿天真灿烂的笑容和丈夫坚强乐观的态度,成了罗艳的动力,她暗下决心,无论今后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当个好妻子、好母亲,把女儿培养成才。
言传身教
引领女儿德才兼备
作为母亲,在生活和学习中,罗艳总是言传身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引领着女儿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
为给女儿作好表率,多年来,罗艳总是匆匆干完家务就去学习,考成人高考、考大专、考本科、考职称。无数个夜晚,她和女儿一人一个房间,各自刻苦学习。凭着勤奋和好学,罗艳干过医务人员、工业卫生专责、综合干事、综合管理专责等岗位,突出的工作成绩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曾先后45次被评为市级、区级、局级先进工作者。
在罗艳的熏陶下,女儿钟蕊霜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连任9年班长。2012年,钟蕊霜以超出重本分数线近百分的成绩,考入重庆大学。钟蕊霜还特别有爱心,她主动加入到志愿者行列,在南河体育中心搬运物资,打扫卫生,用她那稚嫩的双手为受灾群众做着力所能及的事;今年暑假期间,她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到偏远山区支教的活动。
孝老敬亲
潜移默化影响孩子
罗艳的公公婆婆都已经70多岁了,为了让老人晚年更幸福,罗艳不仅积极主动承担家务,还和丈夫立下一个规矩,每天至少要陪老人吃一顿饭,和老人一起散步、聊天,让他们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同时,他们坚持每个月再忙也要到离绵阳几十公里的三台老家看望罗艳的父母,尽量多陪陪老人,让他们感受到儿女对他们的关心。
罗艳夫妇敬老爱幼、孝顺父母的优良品德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先做人,后做事”成了女儿的座右铭。
(吴汶倩 本报记者 蒋琳琳)
新闻推荐
年轻的家长,你是否正在为刚刚跨入小学大门的孩子感到担忧?作为从教三十余年的老教师,愿以一脉墨香传递孩子成长的幸福秘语,以解你的燃眉之急。A相信你的孩子一年级新生的家长们,...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