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操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市文化发展大会上,绵阳市著名版画家马力平被授予绵阳市首批文化领军人才称号。为了解他与版画的传奇故事,近日,记者在绵对马力平进行了专访。
上世纪九十年代,马力平开始版画创作,“最初的创作,只是自己的业余爱好,没想到会受到大家的喜爱。”谈到最初的创作动机,马力平如是说。
1990年11月,他的第一件作品《扬场》在四川省首届少数民族艺术节美术作品展中获得二等奖,对于一个自学成才的年轻人,这是一个极大的鼓励。随后,马力平一边工作,一边创作。
1994年,他的版画《塔尔寺印象》在四川省第二届少数民族艺术节美术作品展中斩获一等奖。两次获奖,极大的激发了马力平的创作兴趣,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在随后的创作中,马力平有多件作品先后入展全国美展及全国版画展,并有部分作品获奖。“《东汽——托起明天的太阳》、《高原上的汽车兵》是近年来我最满意的作品,它们都是全国美展的入展作品,也给我带来了诸多荣誉和感动。”
多次获得大奖并没有让马力平沾沾自喜、止步不前,反倒更加坚定了他扎根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情怀。马力平多次到藏区采风,在汶川大地震中日以继夜的创作,带领画友创作充满正能量的作品……
2013年10月,马力平随市文联组织的文艺家代表到北川采访兰辉事迹,在与兰辉的父亲交流时,马力平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父亲心中真实的儿子、北川人民最朴实的副县长的形象,禁不住热泪盈眶。第二天,马力平就完成了三件“兰辉舍不得北川人民,而北川人民也舍不得兰辉”的版画草图。“我创作版画,只是想把我看到的,我思考的,用最直观的方式、最简单的方式去传递给每一个人,希望它们可以打动人心。”对于现在的创作,马力平这样告诉记者。
对于绵阳近年来对文化的重视,马力平非常激动,他表示将会继续潜心版画艺术创作,与画友一道推动绵阳版画艺术发展,用高质量高水准的作品回馈大众,扎根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属于人民的作品,传递更多最真实、最能够打动人心的美好情感。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赵烨一条红砖小道沿河铺设,道路旁绿树成荫,河边美景尽收眼底……昨(19)日,记者从涪滨路生态景观绿道工程施工现场了解到,目前,该工程已完成总体工程量的70%。按计划,该绿道将在春...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