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绵阳市积极发挥人民调解职能作用,延伸触角服务民生,及时有效地化解了各类社会矛盾纠纷。截至7月底,全市各类人民调解组织成功化解“积、难、老”“三案”1579件,成功调处矛盾纠纷22949件,直接服务群众57681人次;进城镇小区、进农村院落、进车站码头、进规模市场、进经济开发区,开展“五进”法律便民活动773次。
在广东务工多年的李某,积攒了一百多万的资金回老家创业,后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老板王某。王某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向李某借款88万元,约定利息12万元,合计100万元。不久王某向李某及其朋友再次借款10万元、18万元,在约定的两个月借款期满后,王某又以合伙的名义劝李某入伙,协商合作“砖厂”、“林木砍伐承包合同”等多个项目,为让李某相信,王某以“投资款”名义出具了两张合计128万元的《收条》。但时至今年年初,合伙的所有项目一件都没有落到实处,于是李某提出退还出资款项要求,双方意见不合,发生纠纷。
由于本案标的额较大,法律关系复杂,引起了多方关注,三台县北坝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调解此起纠纷时更加慎重。经过多方查证,反复沟通,耐心疏导,通过法规和政策宣讲、面对面分析纠纷症结、背对背单独沟通等多种方式最终使双方达成书面协议,解除了个人合伙关系,并由王某退还李某人民币98万元。近百万资金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下成功追回,这是绵阳市不断推进人民调解取得成效的具体体现。
今年以来,绵阳市以医患纠纷为重点强力推进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市、县设立了医调委,并在辖区各医疗机构设立了人民调解工作室,建立医患纠纷调解专家库和专兼职结合的人民调解员队伍,会同有关部门健全医患纠纷预警、预防以及“第三方”鉴定、理赔等工作联动,使医患纠纷“源头预防、调处化解、依法处置”工作有机统一;建立人民调解上门服务机制,乡镇(街道)调委会每月、村(居)调委会每周深入城市各小区、农家大院、厂矿企业等进行排查纠纷、化解矛盾;采取小纠纷“随手调”、“巡回调解”、“专业调解”、“联合调解”等多种方式,增强了工作实效,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行业内。此外,还建立完善“访调援三衔接”和“三案”攻坚常态化工作机制。多措并举,人民调解取得了巨大成效,切实维护了老百姓的权益。
(张入文 曹坤 记者 郑金容)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以前搞传统种植,产出低担风险,现在把土地流转出去,不但可以拿到租金,还能在家门口打工领现钱”。日前,正在地里干活的三台县百顷镇黄龙村村民刘敏慧高兴地对笔者说。从她身边放眼望去,土地流转...
三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