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历史重任,教师面临更大的考验与挑战,需要教师自身不断努力、成长与发展。在探索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将课程理念很好地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作为走在学习新课标、践行新理念道路上的我,深感其中一个关键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
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策略与方法,而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不是指学习的具体小策略,而是指学习的大趋向。
新课程标准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的理念,必然带来新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引起学习上的革命。
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保证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落到实处,新课程标准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去探索和获取知识,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意义,发展创造性,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而实践——探究——合作交流亲身体验的学习,能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动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倡导和推广这样新的学习方式,是现实的要求和未来的需要。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不能满足于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讨论、合作交流、探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学习。教师还应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互动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对目前素质教育形势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中推进的一个障碍。换句话说,要构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要注重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
二、如何有效地实施新课程的学习方式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指从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转变。特别是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改革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中师生、生生多边互动,形成学习共同体,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愉悦的、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角色的改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品质形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教学气氛。
1、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监控”的学习。具体地说,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地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我们应该改变那种“注入式”、“填鸭式”、“题海战术”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凸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2)培养学生调控学习过程的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3)让学生拥有充裕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去学习,为拓展学生的思维提供空间。(4)指导学生反馈学习结果,培养学生良好的批判思维品质。
2.变个体学习为小组学习,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合作学习定义界定: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学习。
在近几年的新课程改革实验中,笔者认为根据一定的合作性程序和方法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能够促成学生认知、情感的进一步发展。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合理分组。合理分工。交流总结。教师的作用。
3.变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探究实践能力。
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它最根本的特点是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探究式学习方式是相对于传统接受性学习方式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主动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主要是指教师不把问题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如果引导适当,特别是不断融入探究成功的体验之后,这种不断增强的探究欲望,就容易转向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科学的热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经常处于一种探究冲动之中。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欲,培养了学生这种探究的情感。
总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也是学习方式,更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必然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究和研究,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三台县城南初中云艳)
新闻推荐
王丽容为困难群众献爱心自强不息勇创业现年39岁的王丽容,出生于该县龙树镇一个普通农家。“小时候家境贫寒,我是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完成了学业的。”谈起求学经历,王丽容颇为感慨...
三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三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