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吉祥为母亲按摩
□刘玉明 袁春梅 本报记者 安峥 文/图
三台县建平镇沙坝村的刘小华年轻时因患骨髓炎右腿截肢,几年前又因为败血症引发癌症、右臂截肢。为了还清债务,丈夫到上海打工。面对家里的困难,她11岁的儿子廖吉祥没有埋怨,独自承担起照顾母亲的重任,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
“看到妈妈趴着种地,我心疼”
11岁的廖吉祥是建平镇中心小学五年级3班的学生。这个一脸稚气的孩子站在陌生人面前,显得局促不安。
白发斑斑的刘小华告诉记者,多年前她因为患骨髓炎右腿截肢,行走只能拄拐杖。为了方便,在经济条件好的时候安装了假肢。2004年,刘小华生下了廖吉祥。“取这个名字就是希望孩子平平安安一辈子。”刘小华说,当时家里条件虽然差,但还过得去。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刘小华夫妻俩盘算着攒些钱,改善居住条件。2008年大地震,家人栖身的土坯房垮塌。无奈之下,夫妻俩只好借债修建了一座小平房,居住环境改善了,也增添了不少债务。
为了还债,丈夫拖着病体到上海打工,家庭的活儿就落在了刘小华身上。“妈妈行走不方便,还要到地里做活,很辛苦。”廖吉祥说,一次他放学回家,在地里看见妈妈趴在地上栽油菜,心里特别难受,很心疼,决定帮助妈妈干活儿。那年,他才7岁。
“只要妈妈不受苦,我不怕累”
2014年,刘小华因败血症引发骨癌,在医院做了截肢手术,失去了右臂。同时,让她备受折磨的糖尿病一直跟随着她,随时需要药物控制,这些都让家庭经济雪上加霜。“我没法干重活,只好把土地让给别人去做。家里的活基本是儿子一人承担。”刘小华说。
每天早上五点,廖吉祥就起床忙碌:烧水煮饭、打扫卫生、为母亲端水拿药,再把家里的十多只鸡赶进院中的围栏里喂食。煮饭间隙,廖吉祥还给母亲睡得麻木的肢体按摩,擦抹药酒。这些活儿做完,天已经大亮。“还不能走,要把妈妈中午的饭煮好,放在电饭煲里保好温。”廖吉祥说,他在学校吃中午饭,下午放学才能回家。晚上回到家里,烧好开水,廖吉祥就趴在小桌子上做作业。廖吉祥说:“只要妈妈不受苦,我不怕累。”
“没法照顾妈妈,我都不想读书了”
廖吉祥脸上有一道伤疤,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是和同学打架被抓了的。学校里,穿着简朴的廖吉祥时常被同学笑话:“说我们是穷光蛋,说我妈妈是残废人。”廖吉祥说:“自己就会忍不住,但他不敢发狠。把人家打了要赔钱,还要挨批评,这些他都不怕,最怕妈妈伤心。”
对于读书,廖吉祥他有自己的看法:“我现在每天只在学校里吃一顿饭,早晚回来可以照顾我妈,等读了初中就要住校,一周回来一次,妈妈就没人照顾了,我都不想读了。”“读书很重要,书读得多以后才有出息。”刘小华对儿子说。廖吉祥没有搭话,用手背抹了一把滚落出来的泪水。刘小华在讲述关于自己和儿子的事情时,廖吉祥没有掉一滴眼泪,现在却无声地哭了。
该村村支部书记廖见明告诉记者,为了帮助刘小华一家走出困境,村里为她家申请了低保和相关补助。这些都是杯水车薪,困难太多,希望爱心人士能帮助他们一把。
新闻推荐
“正是有了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帮扶,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一提起自己的创业经历,三台县建平镇八角村4组的杨臣锋满是感激之情。近年来,肢体四级残疾人杨臣锋发展生猪养殖,不但甩掉了“穷帽子”,...
三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三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