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盐亭新闻 > 正文

产村相融 趟出农村发展新路子——绵阳市扎实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综述

来源:绵阳日报 2012-10-19 12:5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魏星奎

如何在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中,又好又快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绵阳市的做法是:坚持以新村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助推新村建设,产村相融,集中连片推进新农村建设。

通过三年集中建设,绵阳市在产业发展和新村建设互动相融上,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适合绵阳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路子,第一批10个省市县三级新农村示范片农民人均纯收入连年增长都在18%以上,农民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高起点规划,连片推进新村建设

走进江油青莲镇裕光村新月小区聚居点,一排排灰瓦白墙的川西民居风格房屋拔地而起,小区内健身、通讯、网络设施一应俱全。在绵阳市,像新月小区这样的新村(聚居点)已有467个。

建设新农村,绵阳市始终把握住两点:一是搞好统筹规划,二是将新村建设作为突破口。

坚持全域规划,全域实施,重点打造。继三台、江油、安县被列为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后,绵阳市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适度超前”的原则,分别将涪城、游仙,平武、北川、梓潼、盐亭列为市、县两级新农村示范片,首批确定了3级10片43个乡镇,217个村开展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以点带面,推动新农村建设整体发展。

在新村聚居点规划布局中,按照“适度集聚、相对集中”、“三打破、三提高”的原则,重点在绵安北和绵江平两带打造新型村庄村落示范带,让每一个聚居点都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各地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先后投入66.39亿元用于新农村示范片生产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并同步配套以“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为重点的公共服务设施,示范片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提升。

江油深入挖掘李白文化资源,全力推进青莲裕光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建成川西民居风格、具备旅游服务功能的农民新村聚居点4个,发展家庭式农家乐20余户,乡村旅游星级酒店2家。

安县探索群众居住区与养殖小区的分离修建新模式,在方碑村、柴育村、长沟村开展“优美庭院、幸福农家”建设,并按照城镇小区建设标准,对黄土镇方碑村、柴育村563户农户进行集中安置,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实际的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新模式。

三台突出优势产业,建成以长征水库新村聚居点为核心、惠及123户农户的永征村新农村综合体,使一个多年来以种粮食为主的落后村,快速嬗变成米枣文化特色鲜明的农村新型社区。

三年来,绵阳市累计建设新民居52808户,新村聚居点涉及农户28169户,探索建设新农村综合体11个。

突出区域特色,推进产业规模发展

在盐亭县两河镇梓江对岸,一眼望不到头的塑料大棚在阳光下泛着白光。虽已秋风瑟瑟,但棚内种植的玫瑰、兰草、非洲菊等20多种花卉正竞相开放。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盐亭县通过土地流转,引进业主建成大棚花卉1100亩,种植70多个名优花卉品种,实现产值3000多万元,就地转移劳动力320人。“西部花卉第一村”雏形渐成,花卉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特色产业。

盐亭的实践证明,没有产业的强力支撑,新农村建设只能成为纸上谈兵。

坚持“新村依托产业建,产业围绕新村转”的思路,绵阳市按照“一核四带”的产业布局规划,将新村建设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依托优质粮油、生猪、蔬菜、种子、林业五大优势主导产业,突出发展特色效益农业。

特色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市各示范片连片发展种植业累计23.99万亩,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户10331户,形成10个种植业、9个畜牧业集中发展区域和24个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产业优势进一步彰显。如今,绵阳市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占全国1/5,樱桃种鸭规模及鸭加工能力全省第一,獭(肉)兔养殖规模产量占全国的10%。三台建立了西部最大的原种猪繁育场,北川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白山羊保种场和全省规模最大的PIC原种猪场。

绵阳市还先后建立了15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8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186个农产品获各类质量认证,每10个农产品中,就有7个达到优质农产品标准。

江油建起了九岭万亩现代农业蔬菜产业示范园、西屏200万只现代农业獭兔产业示范园等八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先后被列为全省首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培育县、国家蔬菜产业重点县。

安县也建成一定规模的果蔬、草花卉基地及现代畜禽养殖基地,种养循环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示范效益明显。全县魔芋产量占到全国三分之一,成为全国最大的魔芋产销集散地。

结合全省首批“全域灌溉”试点县建设,涪城区着力打造种养业为主的经济长廊—“杨关产业带”。游仙区以街子为核心,打造10万亩无公害优质蔬菜基地,大大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梓潼整合涉农项目资金6009.22万元,引导果农建成1.2万亩“文昌添宝”柚基地,合作社社员去年户均收入达2.6万元。

坚持“两个带动”,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

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才能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住”、“能受益”?绵阳市一直进行着深入的思考,大胆地探索——把“两个带动”作为新阶段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工作导向,坚持完善多元投入、利益联结、风险防范“三大机制”,把产业化发展的目的和效果全面落实到农民增收上。

充分发挥财政性投入的撬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社会资金等加大对示范片建设的投入力度。全市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先后引导社会资金及农民投入36.49亿余元,有力促进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落民居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

在示范片内引导113家龙头企业、187个专合组织大力推行“两个带动”模式,探索推行“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股份合作制”等模式,与基地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和产销联系,有效带动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

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河南双汇、南京雨润投资10多亿元建立了3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带动全市“千万头生猪”项目稳步推进。通过合作社引导,安县兴仁乡长沟村规模发展畜牧业,农民收入连续三年实现翻番。江油九岭镇苏溪村种植折耳根,每亩产值达到两万多元。

不仅如此,绵阳市还不断完善风险防范机制,为产业发展增强后劲。市财政建立了2000万元蔬菜产业发展资金、2000万元畜牧产业发展资金,用于支持重点优势产业集中发展。设立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防范基金,支持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提取产业风险防范基金,创新农业保险投保方式等举措,化解农业风险。

一系列完善的引领和防范举措,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农民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持续增收能力不断增强。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590元,同比增加677元,增长17.3%,增幅高于全省。

如今,绵阳市正以第一批示范点为核心,规划启动实施第二批新农村建设,通过以点带片,以片促面,将广大农村全面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闻推荐

引导依法维权解开群众心结

“感谢了,感谢了!”昨(7)日上午9时许,在市群工局接访室,来访者赵太军听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正良的答复,连声感谢。赵太军是盐亭县林农镇村民。他一走进接访室,显得有些紧张。他原是一名企业...

盐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盐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产村相融 趟出农村发展新路子——绵阳市扎实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综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